第176章 韦庄(2 / 2)

加入书签

(二)江南避乱的经历

韦庄离开洛阳后,前往润州投靠镇海军节度使周宝,由此开启了长达十年的江南避乱生涯。在周宝幕府的日子里,韦庄对藩镇内部的腐败生活有了深刻的认识。周宝生活奢华,耽溺于声色犬马之中,“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十里旌旗十万兵,等闲游猎出军城”。韦庄对此深感不满,写下了不少讽喻作品。在江南的十年间,他辗转于金陵、苏州、湖州、浙东等地,目睹了江南的繁华与战乱后的沧桑。如在金陵,他写下《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以自然的永恒反衬人事的短暂,抒发了世变时移的感慨。

(三)漂泊中的困境与心境

韦庄在漂泊途中多次尝试返回浙西,却屡屡受阻。经历了仕途不顺、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后,他的精神状态持续低迷。一方面,他对现实充满了无奈和绝望,有隐居避世的想法;另一方面,由于家境贫寒,他又无法真正实现隐居。他在诗中流露出这种矛盾的心境,如“杖策无言独倚关,如痴如醉又如闲。孤吟尽日何人会,依约前山似故山”,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在江南避乱的日子里,韦庄始终处于一种迷茫和痛苦之中,不知未来的路在何方。但他并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依然用诗歌记录着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

四、晚年仕途转折

(一)中进士入仕途

乾宁元年,年近六十的韦庄在历经多次科举失意后,终于得中进士,被朝廷任命为校书郎,开启了他的仕途生涯。这一刻,韦庄心中感慨万千,数十年的寒窗苦读与不懈坚持终于有了回报。然而,此时的唐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韦庄虽踏入仕途,却深知前路艰难。

(二)入蜀为王建掌书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