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举主与故吏(1 / 2)
【而且,这还关联着地方上的征辟制。】
【前面讲过,地方上的官员也可以征辟自己的属官,也就是“曹椽佐吏”这一类地方基层官吏。】
【而这种地方基层官吏的选择有一个默认的规则,即大多任用本地人;与地方基层官吏不同,地方的长官,即太守一类,则通常要执行回避原则,避开自己的家乡或者姻亲的家乡。】
【这样造成的结果想来大家都能明白,地方官吏树大根深、盘根错节,导致朝廷任命的郡县长官根本不可能在绕过这些人的情况下治理一地,也不可能在损害这些人的利益的情况下出台政令。】
【这是在之后的朝代同样存在的问题,而后来的一些朝代,地方上还没有像是东汉的地主豪强这样势力庞大、明目张胆地建立堡垒蓄养私兵的存在。】
【连没有地主豪强的时期,遇到地方小吏们联合起来,朝廷任命的官员很多时候都只能认命,要么万事不管,要么同流合污;更何况是在豪强地主广泛存在的东汉?】
【在东汉,这些地方的基层官员,大多数都被在当地拥有强大力量的地方豪强所垄断,他们这些基层官员才是一个地方上真正掌握权力的存在,只有他们能够真正决定地方事务,而非那些太守。】
【顺带一提,这种属官征辟的时候,被征辟的人就被称作是“故吏”,对,就是那个“门生故吏”里的故吏,征辟他们的人被称作是“举主”,故吏和举主之间存在一种臣属关系——是的,就是臣属关系。】
【与后世的科举的“座师”这种名义上的师徒关系不同,也与同乡同届关系不同,故吏和举主是臣属关系,故吏对于举主存在效忠的意识,忠诚于举主,在政治上、在日常生活中皆是如此。】
【这一点是非常非常关键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