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第一步(1 / 2)
【早在西汉时期,朝廷就建立了一个学校,是官学,叫做“太学”。】
【不过,太学却并非基础学校,而是等同于预备官僚的培养学校,因此,想要进入太学,需要自己先完成基础学业、并得到太常的认可。】
【而涉及到基础教育的学校则在地方,称为“郡国学校”。在东汉时期,各地皆有郡国学校,就连偏远边疆都设立了郡国学校,可以称得上是文风鼎盛。】
【但是事实上,虽然郡国学校设立数量多、覆盖面积广,但是能够一直维持正常运转的却并非全部,不少地方虽然设有学校,却“时兴时废”,压根不能保证持续且正常的教学活动。】
【再者,即使是正常运转的郡国学校,其每年招收的学生数量也并不能满足地方上的需求。】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私学也发展昌盛。】
【毕竟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开得起私学,并且引来学生,必然是负有盛名的大师。而这些大师们也非常想要借助弟子,将自己的观点理念传扬天下。】
【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地主豪强的子弟们如果一定要投身一个学校,他们更大概率会去哪里呢?】
【显而易见,是私学。】
“士族与寒门的差距,也正是在此。”陶渊明喃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