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中西道佛皆寻理 良善存心方显灵(2 / 2)

加入书签

林渊补充:“再比如糖尿病,中医认为其多与脾肾相关,通过调理脾肾、改善体质来控制病情。而西医会根据血糖水平,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来直接降低血糖。”

苏锦瑶接着说:“在诊断方法上,中医的望闻问切也独具特色。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等来判断病情;闻诊听声音、嗅气味;问诊了解症状、病史;切诊则通过触摸脉象来诊断。而西医则依靠各种仪器检查,如X光、B超、CT等,能更直观地看到体内的病变。”

猪八戒来了兴趣:“那在治疗急症方面呢?”

莫云翁解释:“西医在处理急性创伤、心脏病发作等急症时,有着迅速有效的手段。比如急性心肌梗死,通过溶栓治疗、介入手术等能快速挽救生命。中医在一些急症的处理上也有独到之处,像针灸可以缓解急性疼痛。”

林渊说道:“还有在药物方面,中医用药多为天然草药,经过炮制和配伍,发挥协同作用。例如复方丹参滴丸,由丹参、三七、冰片等组成,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西医的药物则多为化学合成,作用机制明确,如阿司匹林用于抗血小板聚集。”

苏锦瑶道:“在康复治疗上,中医的推拿、按摩、艾灸等方法有助于恢复身体机能。而西医的康复训练则更注重功能锻炼和物理治疗。”

众人讨论一番后,苏锦瑶略作沉思,提笔写下一篇千字古文作为总结:

“今于山洞之中,论及医道。中西医之分,巨着各异。中医之源远,内经为首,阴阳调和,气血贯通之理深蕴其中。观其治病之法,辨证论治,因人而异。风寒暑湿,皆有其因;表里虚实,各施其方。如外感之疾,风寒则麻黄汤驱之,风热则银翘散清之。内伤杂病,调补脏腑,平衡阴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