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沙俄内战(1 / 2)
日耳曼帝国和沙俄帝国签署的《柏霖和平条约》的内容,非常的简单。
主要内容就只有两个,一是沙俄帝国割让波罗的海沿岸,白色沙俄,乌克蓝和顿河以南包括高加索地区在内的全部领土给帝国。二是沙俄帝国向日耳曼帝国赔偿五百亿马克的战争赔款。
当条约签字生效之后,日耳曼帝国和沙俄帝国结束战争状态,两国恢复到和平状态。
不过,在条约的副本,有着更为详细的规定。
即条约生效之后,日耳曼帝国就要切断布党的资金和武器来源,不得再支持布党。并且,开始向沙俄帝国转交战俘,三个月内,要将全部的战俘都交给沙俄帝国。
要知道,从战争爆发到现在,连两年都还不到,日耳曼帝国在东线战场上,俘虏的沙俄陆军已经高达三百五十万人了。
在过去这段时间,这些沙俄战俘一直在被强迫劳动,为日耳曼帝国修建铁路公路,开采矿山,以及开垦农田等等。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战俘的帮助,日耳曼帝国在东部的占领区内,才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并且,各项建设不仅有利于日耳曼帝国控制这些新的领土。同时,还能够恢复当地的生产和生活,让日耳曼帝国能够从这些占领区获得利益,而不是持续不断的投入。
日耳曼帝国扩张领土,是希望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而不是陷入到泥潭当中。
《柏霖和平条约》签署之后,伊滋伏尔斯基第一时间离开了柏霖,返回沙俄帝国。为接下来的接收战俘,以及向日耳曼帝国支付战争赔款,交付领土等作出安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