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无所谓的数据(1 / 2)

加入书签

队员们围拢过来,聚精会神地听着他的讲解,眼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他们看着文件上的压痕和顾凌轩记录的距离数据,开始尝试理解他提出的这种可能性。

“队长,那我们怎么确定这个跨度到底是代表个位到十位,还是其他的数位变化呢?”一名队员提出了疑问。

顾凌轩沉思片刻后说:“我们先从整体上观察这些压痕的分布情况。如果我们假设这是一个有规律的数字序列,那么可能会有一些重复的模式或者趋势。我们看看短距离和长距离的压痕组合是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于是,他们再次仔细地审视文件上的所有压痕。顾凌轩用铅笔轻轻地在每个压痕旁边标注上它与相邻压痕的距离特征,短距离的用“s”表示,长距离的用“l”表示。经过一番标注,他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你们看,这里有几个连续的短距离压痕组合,然后出现了一个长距离压痕。如果按照我们刚才的假设,这很可能是一组连续的个位数数字后,迎来了一个十位数的变化。”顾凌轩指着文件上的一处说道。

队员们顺着他的手指看去,纷纷点头表示认同。但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推测,他们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验证这个想法。

“我们试着从已经确定的一些数字特征入手,看看能不能与这些距离特征相互印证。”顾凌轩说道。他回想起之前对一些压痕形状较为清晰的判断,比如那个看起来很像数字“3”的压痕。他找到这个压痕,然后观察它与周围压痕的距离关系。

“这个疑似‘3’的压痕后面是一个短距离压痕,再后面是一个长距离压痕。如果‘3’是个位数,那么后面短距离的压痕可能是‘4’或者‘5’之类的相邻数字,而长距离压痕后的数字就可能是一个十位数了。”顾凌轩分析道。

队员们开始根据他的思路,对其他一些有相对明确形状判断的压痕进行类似的分析。他们一边讨论,一边在纸上记录下各种可能性和推测。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一些矛盾和不确定的情况。有些压痕的距离特征似乎不符合他们初步建立的规律,这让他们陷入了困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