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1 / 2)
一大早的,赵佳就背着空竹筐,往村口而去。远远的,就看见村里的老牛在那等着,车上已经坐了不少人了。“张叔”朝前面的老汉喊了声就抬脚往车上挤。张叔年龄快58,原来是个军人,因为任务伤了腿退下来,上面要求好生对待,但是村里也确实没有轻松活。还是他家在军队里的儿子和市里商量,半送半买的搞了头牛,平日接送村里人去镇上,赚取收入。工分虽然少,但每个月都有退休金,过的比谁都滋润。
“都往里坐,让出位置给后面的人”张叔点了点头,里头的婶子闻声熟练的挪动着。等赵佳坐下了,就有好奇的婶子撇开拉住自己胳膊的好友,凑上前“赵知青,去镇上干啥呢?”依她说,这赵知青一没缺胳膊断腿的,二没胡言乱语的,这传言就是人乱说的。
“自然是去买东西”赵佳眼睛一转,一副傲娇样。“买东西?就你?”口袋里穷的叮当响,有钱就不会被饿晕靠着队里借粮度日了。果然还是改不了,这才没一个月就把教训给忘了。听着的一个婶子嗤笑,赵佳看过去,是个不认识的。“诶这位大婶,难道你不是去买东西,是去卖东西的?”刻意加重用词,说完眼珠子不断往婶子被布盖着的筐上望去。
车上的婶子都变了脸色,哪个人背筐里不是装了一些东西,准备去镇上卖。这年头,私自买卖可是翘资本主义的墙角,被举报那是一个一个准,那些□□可没有人会管你有没有做。“哈哈,赵知青真会开玩笑,这点东西哪里够人去卖,就是见镇上的亲戚过的难,没啥绿色食物。这不,过去接济一下。”原先那婶子脑子灵活,很快就反应过来,把话给圆了过来。
“是啊是啊”“我那亲戚虽然在镇上,但不像我们村里,自家想吃什么就种什么,买点蔬菜还要票,大早上去供销社排队还抢不到呢”几个婶子说着说着,眼刀子就往开怼的人身上刮去。让你多嘴,这下好了吧。
一开始看不惯赵佳的婶子也闭嘴了,纯属被她这话给吓的,她就是看赵佳一个女知青盖了个屋子眼红的很。哪里知道这女娃子嘴巴这么厉害,不给人留情的。嘴巴努了努,最后还是没再说话。
又来了五个人,张叔确定没人了。拍了拍老牛的屁股,往镇上赶去。这五人里有两个是赵佳认识的,是知青院里的老知青,唐燕,程百。最早第一批过来的知青有六人,李峰结婚了,魏国和谭琳在处对象。剩下的就是蒋荣和她两,互相看不上,而村里的更看不上,就都单着。
赵佳刚来时在知青院住了那么几天,倒是没有发生过什么矛盾。双方点头表示打了招呼。就安静的坐着。婶子们也不敢惹赵佳了,静了一会儿就又聊起了家长里短。
赵佳原本还想听几句,不料胃里翻墙倒海。上辈子没晕过车的赵佳这次彻底体会到了,顾不得八卦了,她只想快点到镇上。硬生生的忍了半小时,下车的时候她只觉得双脚发软,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附近的大树底下吐了起来。
太难了,赵佳觉得自己得想办法搞个自行车,不然每个月走上这么一两遭还得了。用走的起码得一小时半,腿还要呢。询问了张叔回去的时间,赵佳就往供销社里去,买东西是不可能的,她就是过来看看市场价大概多少。这会儿的供销社和小时候小卖部有点像,区别的话就是供销社的地方大,商品种类很多,里面有三个员工,两个售货员坐在前台那聊天,时时盯会儿来人,怕磕碰到了商品。剩下一个在后面整理货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