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大清洗(七):克里米亚大屠杀(下)(1 / 2)

加入书签

“所以,这就是陛下您下令屠杀了数万名世居陶里斯的鞑靼人的原因?”后来,查士丁尼问道。

“你是在质疑我的决定吗?或者说你认为我做错了么?而且我没有杀数万人,我真正下令要明确清洗的鞑靼逆民还不到一万。”曼努埃尔转过身,相当不满地怼了查士丁尼。

“不敢,殿下。我从不认为清除掉一点异教徒是什么需要忏悔的行径。我只是在想,后世会怎么评价这种我们,因为只要在有心人的引导下,普通民众的道德观可以在短短一代人后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查士丁尼俯身,诚惶诚恐。

“他们会理解我的。我做出如此抉择完全出于无奈,更何况这是必要的牺牲。”曼努埃尔正气凛然地回应了他,“君主的所作所为归根结底都是很单纯的,我会做出这种事情说到底都是为国为民。”那时已经带领专制国成为安纳托利亚的一方强权的曼努埃尔说这话时,他那已经蓄了短须的俊逸面孔满满的坚毅,还握紧了右拳将其放在自己的左肩,以示他当时的坚决。

不过这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将时针拨回来吧——

如前所述,曼努埃尔这次虽然看似是一视同仁的针对所有鞑靼人,但实际上有意分化了他们。比如主动投奔他的巴林等部族就可以得到赦免甚至优待,而早早被劝过来他这边的部族也能保住原有地位。像这样拉一派打一派,着实是事半功倍。

而被打压,或者说被暴打的那一派现在就正处于相当悲惨的状态中,比如在狄奥多罗士兵们的辛勤努力下,三天后,原本是陶里斯半岛最繁华的城市之一的巴赫奇萨赖城的人口锐减了七成左右,城中到处堆满新月教徒的尸身。如果不是曼努埃尔对此城还算上心,罗列出各项可行与否的行为,士兵们完全会把他们狩得的首级堆叠成京观。

虽然在曼努埃尔的特别关注下,巴赫奇萨赖逃脱了堆叠出京观的惨状,可北克里木的其他地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在波萨达斯率领的狄奥多罗军和立陶宛援军的合围下,最后一小股残余的鞑靼叛军被彻底剿灭,他们的据点被夷为平地,抓获的战俘也被嗜杀的波萨达斯给下令统统处决,无人幸免。

之后,他便告别了立陶宛军,一路向北平推了北陶里斯,将正教的十字架用堪称蛮横的武力强制推行到八百年前十字架便再也未能抵达的半岛草原上。这之中有无数人被驱离他们的祖地,也有无数人永远失去了自己的性命。而半岛上也堆起了数座许久未出现的、由鞑靼人的尸骨垒成的京观。

不仅是被默许可被如此对待的游牧民如此,在兴奋之余,波萨达斯甚至连列在“白名单”上的数户鞑靼良民也不放过。比如在四月末的某日,当波萨达斯率军抵达克尔基梅蒂斯西北处的一座毫无防备的村庄时,他就忽然要求全军向这座被列在“白名单”上的村庄动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