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双方的战前准备(1 / 2)
在亲笔信的最后,曼努埃尔还下令让芭芭拉为他酌情加税,以应战事。
而当天正午,特拉比松东部边境的本都山脉山口处,亚历山大·科穆宁正耐心地等待白羊苏丹卡拉·奥斯曼给他的回复。
特拉比松与白羊的边境地区,被有着15~22斯塔达(3000~4000米)高的本都山脉隔绝着。如果想通过此处到达小亚细亚的高原地区,只能通过阿吉波鲁利这座要塞城市所在的峡谷方可通行。这也是特拉比松用以抵御穷凶极恶的突厥人的天险,也是得以其自保的重要原因。
如果没有这道天险,那么特拉比松有可能与本都的其他地区一样,被前后到来的突厥蛮人给征服与突厥化。当年随着蒙古西征所引起的突厥西进浪潮中,大批大批土库曼人,或者说是突厥蛮人或突厥人,自中西亚再度迁徙到小亚细亚来,在曼奇刻尔特战役后仍努力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本都希腊人终于不堪忍受,大批大批地逃难。而本地的亚美尼亚人则继续尽力扎根于故土,直到未来的某个时候被自愿或非自愿、温和或残忍地“突厥化”。
不过这是另一条世界线的未来了。至少在现如今,人们并没有什么千里眼,能预见遥远的未来,或者说就算预见了也无济于事。还是着眼现在所发生的事情吧——
白羊苏丹卡拉·优鲁各·奥斯曼·贝格由于正在刚刚征服的马尔丁地区维稳,并未亲自前来,而是派遣他的儿子谢赫·哈桑来与亚历山大洽谈。而谢赫·哈桑赶来之时,亚历山大已在酷暑之下等待半小时多了。但出于礼仪,他只好摆出一副殷切的模样,恳切地告知其目前所遭遇的问题。
对于老同盟的请求,谢赫并没有因宗教原因而忽视,更何况按亲缘关系上看,他也算是亚历山大这一辈的表侄亲①。因此在听完亚历山大的诉苦后,谢赫就满口答应,愿意率领一千余突厥部落民兵来帮助他夺位。如果亚历山大愿意把阿吉波鲁利转交给白羊王朝,那他甚至愿意主动说服父亲,让他老人家把西北部的兵力让他指挥,一举把博斯普鲁斯给赶下黑海。
这种殷切态度反而让亚历山大犯了难,“一千兵马会不会太多了?要知道哪怕是父亲在世时,一千五百余名士兵也够了吧?”尚做着特拉比松皇帝美梦的他并不愿把这座城市拱手让人,而且被手下吹得有些昏了头的他认为科穆宁家族的拥簇遍布全特拉比松,只要暂时用优良的地形守住东部,再出兵反杀,区区博斯普鲁斯岂不一溃千里?
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他果断拒绝了转交阿吉波鲁利的提议,也不让谢赫亲率一千兵马来相助以免内政被干涉。最后,亚历山大只从白羊这边借了500骑兵和谢赫手下的一位将领,让谢赫感觉不知该说些什么,只好在最后说了句“愿真主的平安降临于你”,表示自己对这位亲戚的祝福后就悻悻离去,准备调遣500精骑来对其相助。
就在亚历山大这边还在调兵遣将之时,曼努埃尔那边已制订好了作战计划,准备使劲拔掉亚历山大这颗麻烦的钉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