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农兵体系小修小补(1 / 2)
对于这些占据多数的土地,曼努埃尔最终做出的打算是把它们统统用于扩张农兵规模之上。详细来说,就是他要像在陶里斯那里做的那样,把它们统统分配给当地学识不足而质朴可靠的农民和被解放的前基督徒奴隶。
至于为什么多选择农民,并非是曼努埃尔想当然地模仿同时代的其他人,而是农民确实好用。虽然认为农民这种底层人都善良又老实是无比错误的刻板印象,但这些未接触到繁复世界的下层阶级真的都很好忽悠,啊,不是,都是有君有父的可塑之才。相较于因见识多广而表现乖张的城市市民,农民会更不惜身顾利,组织起来也更有战斗力。如同白纸一般的他们在接受君主为其灌输的教育后,忠诚度确真不是那群瞻前顾后的贵族可以比拟的。
不过这次,他不打算完全照搬先前在陶里斯时建立的农兵体系。这其中最主要的改变就是他决定扩大一户农兵所持有的土地面积。换言之,他要把农兵的经济水平从中农提升为富农、甚至是小地主的层次。
这并非是他想当然做出的决定。回到特拉比松城后,芭芭拉去年寄来的信件他自然而然全部细细阅读了好几遍。其中,他注意到自己妻子在身为摄政时给他信件中所提及的一大重要之处,那便是他在陶里斯创建的这批农兵由于所拥有的土地并没有达到对昔日老乡的压倒性优势,因此他们实际上还是承担了军事义务与相应权利的农民,才会被这些这些下层阶级“碰瓷”。
虽然他可以按芭芭拉的建议立法保障其利益,但法律是人去执行的。如果不能保证农兵阶级跃迁到普通农民不得触犯的地步,那么必须将他们真的升格为有小产业的军户,从阶层上跟那些眼界狭小的村镇屁民分隔开来。
要实现这点,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塞地。鉴于此,他给出的补丁是要像过去罗马帝国实行的军区制一样,分配给农兵更多的土地,让他们有财力让佃农或农奴帮他们进行耕作,能够物色管家总管来管理他们的产业。当然,就如同他在老家重申的那样,这些土地不允许世袭。
而这方面的变革,他自然是只先在小亚细亚实行。如果这次实验性变动确实有效,那他就打算像在东欧老家一样,在西亚美尼亚和本都地区征起一支士战力不俗的农兵部队。虽然相较而言,他们规模会小上些,但对应的,他们的组织度和后续能力应该都会得到加强。
如果确实如同他在理论上想的那样,这也不会是农兵制度完善的结尾。在小亚细亚站稳脚跟后,他依旧会根据国内形势继续改进农兵体系,争取早日完善这一假借旧军区制名义,实则夹杂了不少自己想法的军事制度,让它可以适应当下乃至接下来数百年的格局。
仔细想想,这不就是变相的土地兵役制吗?想到这,他感到振奋地站起身来,然后又有些郁闷地坐了回去。因为他立马发现他所改进的该军制好像跟奥斯曼的帕夏和西帕希好像在某些地方撞车了……
制度的实行并不能只停留在口头或脑海之中,要将其推行下去更需要有力有效的行政力量。为此,当天下去,曼努埃尔就将自己麾下的各位高层召来,探讨起包括但不限于土地配给的要事而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