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孙权驾崩(2 / 2)
-完善官僚体系:孙权重视官员的选拔和管理,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官僚体系。他广纳人才,任用了如周瑜、鲁肃、陆逊等有才能的文臣武将,让他们为东吴的发展出谋划策、征战沙场,这为东吴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晚年政治动荡:孙权晚年变得疑心重重,在立储问题上昏招百出。他先是立孙和为太子,但又对鲁王孙霸“宠爱崇特”,导致太子与鲁王两派势力斗争不断。最终他废掉太子孙和,赐死鲁王孙霸,并处死了不少支持太子、鲁王的朝臣,其中包括丞相陆逊。这场储位之争严重削弱了东吴政权的力量,使东吴的政治稳定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2.经济方面:
-推动农业发展:孙权很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屯田制,分为军屯和民屯两种。东吴在浙江、湖滩、长江中游等地建立了众多屯田区,屯田规模可观,且多用牛耕,耕作技术也较先进。这一系列举措促进了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东吴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经济重心的南移作了一定的准备。
-促进手工业发展:在孙权的统治下,东吴的手工业取得了显着的发展。造船业发达,曾建造出可乘坐三千人的大型船舰;青瓷业的主要产地在浙江宁波、绍兴、温州及金华等地区;青铜镜制造业最为发达,武昌和会稽成为东吴的两个手工业中心;纺织业也有了相当的发展,葛布、越布精致,还盛产“八蚕之锦”。
-发展商业和贸易:孙权积极开拓海上交通运输通道,加强了与其他地区的贸易往来,促进了东吴地区商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东吴所处的江南地区水网密布,交通便利,也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军事方面:
-赤壁之战奠定三国鼎立格局:面对强大的曹操,孙权在赤壁之战中坚定地选择与刘备联手,任命周瑜为大都督,大败曹军。这场战役不仅保卫了江东地区,使东吴得以存续,还确立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极大地提高了东吴的威望和影响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