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1 / 1)
('
首,那你总得找个人恨一下,不然多冤。”
“当时若不是商鞅坚持要罚,他肯定不会鼻子都没了是吧,当然我这里不是说商鞅错了啊,我只是站在公子虔的角度看待了一下问题。”
“而且商鞅当时要不是为人正直严苛,不近人情。属实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为啥这么说呢,咱后面讲。”
“秦孝公病重时曾想传位给商鞅,商鞅没接受,但是其实他和太子驷并不和睦,甚至可以说二者关系极差,我觉得他不接受秦孝公的国君之位,至少也要留点保命的手段。”
“秦孝公去世以后,太子驷即位,就是秦惠王。秦惠王一上位,商鞅就算是死到临头了。他是想功成身退,但是他早年间得罪的那些贵族啊大臣啊能放过他吗?好不容易商鞅的保护伞倒了,新君又与商鞅有嫌隙。”
“就开始有人参商鞅,说商鞅功高盖主,公子虔呢火上浇油说商鞅要谋反,这还了得,秦惠王本来就和商鞅不对头,这下一听商鞅要造反,更是留不得了。”
“他马上就派兵追捕商鞅,我们前面说过,商鞅变法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作茧自缚,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因为他逃亡的时候,没带凭证。他自己说的,没有凭证的人不能食宿住店,何况他前面还杀鸡儆猴,连国君的大哥都是说罚就罚,哪个店家敢违法收留他?”
“他也想过逃离秦国去魏国避难,但是魏国不让他去,这里就牵扯出一桩商鞅和魏国的恩怨。”
“公元前340年的时候,商鞅奉秦孝公的命令攻打魏国,魏国派出的大将公子昂和商鞅是好朋友,商鞅呢就情真意切的给公子昂写了封信,大意就是我们就是最好的朋友啊,这么多年不见老兄我们一起叙叙旧吧。”
“公子昂这个人他就好相信,我觉得他有点傻白甜,大哥,你两是来打仗的,你咋还去叙旧呢。”
“公子昂就只身赴会,果不其然啊,他让商鞅给骗了,商鞅把他给生擒了。魏国失了大将,很快被打的落花流水。商鞅大胜,魏国不得不割地求和。此战过后商鞅也直接封了商君。”
“但是你前面把人家得罪的那么狠,落难了想寻求人家的庇佑,人家不答应也很正常的。这下没办法了,商鞅只能潜回自己的封地了。所以说啊,做人做事还是不要做的太绝了,至少给自己留条后路呢?赢赢然后商鞅回封地以后,发动封地养的兵马攻打他封地北面的郑县。”
“这一发兵秦惠王更有理由斩杀商鞅了,他直接派兵去讨伐商鞅,商鞅兵败身死,一代英雄就此陨落。”
“复习考点了啊,还记得我们前面说过商鞅之死要划重点对吧。”
[主播嘴上说自己不是历史老师,干得全是历史老师的活,他真的我哭死。]
[回前面,历史老师讲得还是和主播有区别的。]
[确实,主播明明讲得是正史,被他讲得像野史一样。]
[哈哈哈哈哈哈野史,我感觉主播像个说书的。]
[某种程度上咱主播和历史老师还是有共同之处的,就是都能得吧得吧一两个小时不带喝一口水的。]
[前面的你说到点子上了。]
[你们真就没一个人回答主播的问题啊,主播好没面子,真可怜。]
[前面的,主播不值得同情,不信你往后看。]
', ' ')('“天呐,你们怎么没一个人知道啊?我的观众不会都是九年义务教育漏网之鱼吧,我好可怜一主播。”
[前面的,我怎么说来着,永远不要同情这狗/逼主播。]
[道友,受教了。]
“大家最熟知的说法就是商鞅是被五马分尸而死,是吧。啧啧,五马分尸,听着都觉得残忍,虽然秦惠王弄死了商鞅,还把商鞅给灭族了。但是我认为他作为一国之其实君还是满合格的。”
“不过这里要纠正一个误区,大家都说商鞅是被车裂而死。但其实商鞅在被秦兵讨伐的时候就已经死了,秦惠王车裂的是他的尸体。嘶,不过这么一说是不是好像更残忍了?”1.
“商鞅终其一生为秦国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奠定了秦朝未来统一的基石,不过他有点酷吏的意思,鼓吹轻罪重罚,某种程度上来说加重了当时百姓所受的压迫与剥削。”
“成大事者,理应不拘泥于小节。”嬴政听楚江岳讲述完商鞅的生平点评道。
“商鞅说完了,轮到秦惠王了。”
“前面说了,虽然秦惠王处死了商鞅,但他其实还蛮厉害的。他改公称王,是秦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他当政期间东征西战,也为秦未来一统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哈哈,是不是感觉主播说的每一个国君都为秦朝打下了基础,但是这是事实啊,从秦国到秦朝,那些有功绩的杰出君主们确实是缺一不可。”
“而且我觉得秦惠王处理商鞅也算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吧,前面提到过秦孝公试图传位于商鞅,但是他这一举动究竟是真心的还是为了提醒秦惠王提防商鞅,这个谁也说不好。”
“当时商鞅其实算是那种独掌大权,权侵朝野的权臣。因为他推行新政嘛,到了举国皆知的地步,要不然污蔑商鞅的时候那些贵族也不会说世人只识商君不知国君。一山还不容二虎呢,何况秦惠王还是那种野心勃勃雄心壮志的君主。他怎么可能容得下一个能和自己平起平坐,甚至在民间的口碑超过他的人。”
“大家不要说他是嫉妒啊,想一想,当时可是君主制,君主的意志就是法律,但是商鞅推行新法,是不是有点跟国君平起平坐那个味。”
“就算他能忍,可是他和商鞅不对付啊,一个你早就看不顺眼的人,你现在好不容易手握大权了,你还会继续忍他吗?处理一个你看不惯但是又有才华的人,最简洁的办法就是杀了他。因为这样才能做到你自己不用他,别国也得不到。而且我们从秦惠王的生平事迹就能看出来他不是那种优柔寡断的帝王。”
“其实我们细数,有很多帝王君主最后都会料理功臣,这里再强调一次,不要用现代人的思维去思考古人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否合理,你说这样太残忍了?那要不人家是帝王呢,心慈手软的人还想做一国之君?这边建议做梦比较快。”
————————
1.参考《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商君,杀之于郑黾池
第6章 秦的发展史
[不愧是主播,熟悉的人身攻击环节一天总要上演那么两三遍。]
[理性讨论,狡兔死走狗烹,这么干真的不会让人寒心吗?]
[回前面,用主播的话说,请结合时代看待。]
“秦惠王解决完商鞅之后,又借此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