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1(1 / 1)

加入书签

('

间实在的历史是太可怕了,给人一种一眼望不到头的感觉。除了加速汉人和胡人的融合,这几百年的历史简直挑不出一点好来。”

“直到杨坚建立隋朝。老百姓们才短暂的过了几天好日子。”

“诶?”杨坚停下了批奏折的手,终于轮到他了嘿!

“毕竟是圣人可汗嘛,确实也做了不少利民的好事。就是太子人选选错了,搞得隋朝也跟着 二代而亡。”

“在大一统王朝里面,秦排倒一隋排倒二。一个十四年一个三十七年。哥俩好。而且他俩身后跟的朝代又都有很灿烂的发展,延续的时间也长,说是难兄难弟一点也不夸张。”

一个五雷轰顶直接就砸在了杨坚脑门上。

等等等等,隋就延续了三十七吗?

杨勇那小兔崽子这么不中用??

杨坚气得当即就要把杨勇叫过来好好教育教育。

明明这孩子现在在他面前还十分谦卑好学,难道日后他会和秦二世胡亥一样残暴不仁、沉溺享乐,大权旁落?

不然杨坚实在是想不出,一个好端端的王朝怎么会落得二世而亡的下场。

难道是他晚年间发生了很大的动乱?

杨坚脑子转的飞快,一下子心中闪过许多种可能性。

“杨坚当皇帝是北周宇文衍给他禅位的,当然了,北周那会子确实也没什么延续的必要了。宇文衍死的时候才九岁,他上位的唯一作用就是给杨坚禅位。杨坚这一手簒位也没什么不妥。”

“你在其位不谋其事,那这个皇位就换个人坐坐。杨坚这一手唯一有点对不住的就是他女儿杨丽华,他女儿这会都成皇太后了,杨坚把位一簒,诶,又回去当公主去了。”

“而且杨丽华当太后也算是苦媳妇熬成婆,她嫁给宇文赟的时候也没过几天好日子,宇文赟这人荒淫无度、残忍嗜杀。最荒唐的事迹是他立了五个皇后,除了杨丽华,他又加封了其他四个皇后。”

“他是一点没把杨丽华放眼里。杨丽华对她爹这一手篡权夺位来得也很是不满。但就北周当时那破落户样,不是杨坚也会是其他人,其他人说不定还不如杨坚。”

“杨坚很厉害的一点就在于他能调和民族矛盾,虽然南北朝那会汉人和胡人已经开始有点融合了,但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成事的,说白了。汉人看不上胡人,胡人也看不上汉人,这玩意是刻在骨子的。”

“但是杨坚呢,他就很好的化解了这种局面,其实杨坚夺位过程和司马懿有一点像,主播不是说杨坚这人出尔反尔啊,是周武帝宇文邕和他手底下 的臣子都说过,杨坚这小子不是好人呐,他长得就一副反贼样!同样的话 曹老板也说过司马懿,最终事实证明,他们俩看人确实看得准。”

“宇文邕在位的时候其实北周发展得还行,宇文邕也是个很有手段的皇帝。所以那个时候 杨坚也没生反心,就老老实实的当臣子,谨言慎行。生怕宇文邕给他宰了。”

“但是宇文邕的儿子宇文赟他是个废物啊,杨坚就觉得,诶,我好像又行了。而且宇文赟很爱口出狂言。他对杨丽华不好就算了,还经常威胁杨丽华要诛她九族。”

', ' ')('

“这 谁 顶得住啊?杨坚这时候还是辅政大臣呢,但是宇文赟他完全不把 杨坚放在眼里。而且他打算弄死杨坚,他也不是嘴上说说而已,他来真的。要不是杨坚演技好,杨坚早死八百次了。”

“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天天身边有个压力怪这谁顶得住?而且宇文赟这人,他脑子是真有包。可能这也跟他爹宇文邕对他很严厉有关系,杨坚是演技派,宇文赟也是,他演得他爹晕头转向的。”

“你爹在的时候你唯唯诺诺,你爹不在了你就重拳出击。那你主权出击你也搞清楚对象呢,平民老百姓招你惹你了?这脑子有坑的出来一本巨严苛刑法。而且他还很爱诛人九族。”

“也幸亏他是死的早,二十二岁就挂了。他要是多活几年隋朝的历史还得再短几年。又宇文赟这么个神经病在前面乱杀无辜,然后杨坚在后面躬行节俭、宽厚仁和。猪都知道该选谁。”

“但是杨坚想上位也没那么简单,那宇文家还有很多有实力的宗室亲王呢,人家也不会愿意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家的江山就这么拱手他人。杨坚就准备先着手把 那几个藩王先干掉,然后再登基。”

“这一过程 十分顺利,毕竟大臣们也是有眼睛的,一顿饱还是顿顿饱他也分的清。杨坚即位的过程可以说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不费吹灰之力。”

“杨坚上位以后确实很体谅百姓,发布的条例都是对百姓有利的,经济恢复得很快。但是他上位的时候南陈还没灭绝 。然后中间还夹着一个小政权西梁。这个西梁 基本上就是个经验宝宝了。”

“地方又小,军事力量又薄弱。后来还投降了南陈。大哥,你投降没问题,那你也得选对人呢。跟南陈走有啥出路啊,南陈那陈叔宝,和宇文赟不相上下。”

“陈叔宝这人比宇文赟还没骨气,被杨坚俘获以后他还命令军队投降。不过投降也有投降的好处,少打点仗就能少死点人呗。杨坚在位期间人口暴涨,差不多是他刚接手时候的两倍了。”

“杨坚还有一个很好的点就是他把宇文赟那些严苛的刑法和酷刑都给废除了,死刑只剩砍头和绞刑,那本来也是,你都要杀人家了你就不能给人家个痛快吗?非得弄一大堆那种酷刑去折磨人,太变态了。”

“盛世常有,奇迹不常有。杨坚的开皇之治就算得上是一个奇迹。杨坚一边轻徭役,一边疯狂的屯粮。从这也能看出来他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屯粮就是为了对抗未来有可能发生的天灾或者人祸,有了屯粮至少不至于闹饥荒。”

“而且他屯粮的前提是大家都能吃饱,然后再把粮食捐出去屯着以防万一。从这就能看出来大家日子确实好过了。毕竟前些年还需要担心自己会不会动不动就犯事、然后被安上罪名,哪还有心思种地啊?”

“好不容易种出来的粮食也会被贪官污吏给贪墨收走了,这日子过的不糟心吗?当然了,贪官污吏这个事在每个朝代都很常见。除了汉初的文臣清流确实是做实事的文臣清流,到了后面的文臣清流,可拉倒吧。 ”

“但是杨坚这人他也只有早期爱民如子躬行勤俭。到了晚年也是个昏聩的皇帝了。好像很少有皇帝能一直从一而终,到了晚年不是耽于享乐就是听信谗言。”

杨坚传唤杨勇的召令还没传出去,杨坚默默的拦住了传令官。

朕晚年很昏聩吗?

不会吧,朕不是很爱民如子的吗?

不确定,再看看。

杨坚陷入了深深地自我怀疑。

该不会他给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