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因为我有系统(1 / 2)

加入书签

随着考察的深入,田烨华心中越发感慨。他召集考察团成员们进行讨论,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有的成员对平凉府的城市规划赞叹不已,认为其合理布局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有的成员则对其民生政策的落实效果印象深刻,觉得真正做到了让百姓受益;还有的成员对平凉府的文化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丰富的文化活动提升了百姓的精神生活质量。

田烨华总结道:“我们此次考察收获颇丰。平凉府在各个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要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回去后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我们的发展策略。”

考察团成员们纷纷点头,表示将全力以赴,把这次考察的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田烨华怀着崇敬与期待的心情,终于得以面见百里正。

两人相对而坐,田烨华目光中满是恳切,期待能从百里正这里汲取到平凉府发展的真经。

百里正神色从容,缓缓发表说道:“平凉府的做法,实则是先有一个全盘的规划,而后稳步实施。就拿修路这件事来说,我们的做法是让百姓参与其中。取消农田赋税,以工代酬。如此一来,百姓既能通过参与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维持生计,又能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从而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而且,百姓参与修路,他们会更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也能更好地保证工程的质量。”

田烨华听得频频点头,心中暗自思索。他意识到这种让百姓参与建设并从中受益的模式,不仅能够充分调动百姓的积极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财政压力,同时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一举措背后所蕴含的智慧和对民生的关怀,让他深受触动。

百里正接着说道:“再者,我们在规划中注重各项事业的协同发展。比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教育和文化建设。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有了人才,才能为平凉府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而文化建设则能提升百姓的精神素养,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田烨华深以为然,他明白一个地区的全面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经济指标的提升,还需要关注人文环境的塑造和人才的培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