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田地(2 / 2)

加入书签

徐邈正在他的凉州刺史府内来回踱步——探子已经察觉到了蜀汉大军的踪迹,而朝廷的援军至今遥遥无期,上次派出去的几波信使没有一个能回来传信的,不知道是返回路上出了意外还是干脆没能把信送到朝廷。

徐刺史自问尽忠职守,尽管他在凉州任职的时间不长,却一直试图稳定当地的秩序,昔日河右地区少雨,粮食产量极低。他上书朝廷请求修缮武威、酒泉盐池,又开凿水渠,招募贫民租种土地,缓解粮食困境,减少朝廷供给压力,又支取州中一部分的军费,用来交换金帛犬马,供给中原人消费。

同时他计划逐步收缴民间私藏武器,统一保管,然后宣讲仁义,建立学校,禁止丰厚的葬礼,限制过度的祭祀,加强与西域的交往,重建丝绸之路——如果让徐邈按照自己的计划多干几年,没准真的能在凉州积累声望,然后因功绩被调回朝廷。

然后他赶上了诸葛亮率兵出祁山,陇右三郡相继反叛。尽管徐邈第一时间派遣参军以及金城太守等部南下攻打叛贼,可惜汉军的动作更快,徐邈派出的援军在陇西附近打了个晃就乖乖回去了——毕竟这里的魏军已经很久没搞过攻城战了,平时对付的大部分敌人都是游牧民,面对汉军,深知自己几斤几两的带队参军实在没有勇气在陇西郡城池下面撞得头破血流。

气急败坏的徐邈又派出探子希望打听一下战事如何,尽管打不过汉军,他对朝廷的大军还是包含信心的,只要大将军曹真从东面发起进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然后探子告诉他汉军在街亭大败张合,抓俘虏都抓不过来,这个消息被徐邈死死封住,以免动摇军心。

结果第二天起床的时候,他发现全城的大小官员都知道这个消息了,甚至就连街上的黔首都人心惶惶的模样,很显然他的保密工作并没有被执行到位。

队伍里面有坏人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