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四大战区(2 / 2)

加入书签

整整三年的时间过去了,多尔衮纵然使尽浑身解数,也未能成功拿下倭国的石件。此地属于典型的山地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崎岖不平,根本不适合大规模骑兵部队展开作战。倭国人展现出的强悍战斗力,也让多尔衮对他们有了全新的认识,意识到这场战争的艰难程度远超想象。

然而,这些因素还不是最为关键的。朝鲜原本就资源贫匮、国力孱弱,根本无力负担几十万大军长期作战所带来的巨大消耗。国内早已叛乱四起,局势动荡不安。为了这场规模空前的大战,后金和朝鲜已然将自身的国力消耗殆尽,陷入了极度困窘的境地。

当然,倭国的日子同样不好过。若不是刘松在暗中给予支持,德川家光恐怕早就支撑不住了!甚至为了能够保住石见,德川家光不得不四处借下了众多的战争借款,以维持战争的继续。

这三个国家几乎所有的财政收入都被刘松轻而易举地收入囊中,而他们换到的,只是那些被淘汰的劣质火器和羊毛衣。大量的人参、野兽皮、木材、黄金、白银,甚至是美女,都纷纷参与到了这场不公平的交易之中。

至于粮食?那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所有的船队根本不敢将哪怕是一粒米卖到朝鲜和日本去,否则,出海的资格将会被剥夺,相关人员的性命也一个都保不住。

与此同时,羊毛贸易也开始蓬勃发展。原本以畜牧业为主导的蒙古,如今已成为中华帝国的重要原材料供应地。在短短三年内,蒙古地区的战马数量减少了近一半,但羊毛出口却带来了巨额利润,使得蒙古人纷纷转向养羊业。据刘松及其参谋部估计,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只需再过十年左右,一旦刘松有意限制羊毛进口业务,整个蒙古经济将会陷入绝境。

只要中华帝国大军把边关守好,不费吹灰之力,蒙古就会彻底瘫痪。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战争,为中华帝国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度过了建国初期最困难的时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