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中华银行(2 / 2)

加入书签

“嗯,恰如你折子中所述,于全国各地建立官办钱庄。一来嘛,出口的货物皆用咱们的银票作为结算的凭证,如此便能有效地避免逃税之事!二来呢,还能够用于发放官员的工资,以及士兵的饷银!朕也是持有这样的想法,不过一直苦于没有时间来操持此事,现今就将其交付于你,相关的人员由你自行挑选!”

“陛下,可是这压库银……”张煌言自然深知这乃是天大的事情,要知道这启动资金可是海量的银子啊!万一出现挤兑的风波,自己遭遇不测倒是没什么,可影响的却是朝廷的信誉啊!倘若真出了事,自己即便万死也难以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啊!张煌言不得不万分谨慎。

“朕已然想好了,朕的内帑拿出五百万两,对了,廉政公署的朱署长也已然答应出资三百万两,还有朕打算将朕在凤凰山的股份抵押两千万两,再加上石见银矿的收入一并拿出!相信如此这般,应当是足够了!”

“陛下……”有了如此众多的启动资金,张煌言若还是干不成此事,那可就太对不起皇帝的信任与厚望了。

有了这个官办钱庄,全国各地的士兵能够直接支取自己的饷银,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上下其手、贪污军饷的情况发生。而且,如此一来,官办钱庄的信誉自然无需担忧。全国的官员的工资都在官办钱庄领取,还有什么可不放心的?

其实刘松还有一层意思未曾言明,那便是为将来发行纸币打下坚实的基础。只要国家的信誉足够强大的时候,再发行纸币就会水到渠成了。并且,外国的货物必须要到官办之处进行登记,交完税之后方可买卖,各地的关口仅仅负责核实和查验货物的价值,这样便多了一道监察的手续,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有人从中牟取暴利。

“陛下,这事臣办了……不过这钱庄不能受户部管辖吧?臣……”

张煌言知道自己即将接手的钱庄有多重要,但同时也清楚这必将引来各方觊觎。如果钱庄直接隶属于户部,那么日后必然会引发无数麻烦和争端。因此,他必须提前考虑如何保护自己的地位和利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