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拍板(1 / 2)
夏国的半导体事业居然有这么好的基础条件,这是李大国没想到的。
如果已经有了20微米的制造工艺,那么研发性能接近8086的微处理器应该不难,而且也会大大缩短预期的时间。
“受益于田教授所负责的重点核心项目,咱们夏国在60年代也兴建了一批半导体研发机构,这其中最核心的有三支队伍,一是咱们夏科院的物理所、半导体所,二是冀北的半导体所和巴蜀固体电路所,再有就是夏科院的冶金所。
围绕这几个研究所,咱们夏国也兴办了一批无线电厂、电工厂、半导体厂。”
汪守忠比田学林年轻十几岁,对其他三人显得非常尊敬,他接着谢惜得的话,对夏国当前的产业现状做了补充。
之前田学林负责的项目需要大量的科学计算以及电子器件,这也无形当中大大促进了夏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
夏国最早的几代大型计算机也全都是为田学林的项目服务的。
“大国的《高纯度单晶硅的制造计划》写的非常不错,这份计划书不光可以将咱们夏国的单晶硅纯度提高两个数量级,还能大大提高单晶硅的产量,这也能有效改善集成电路的合格率。
只是这份《光刻机械的设计制造》还有不少需要完善之处,比如光刻部分的电子束曝光技术就没有涉及,电子束曝光技术非常重要,它能大大提高光刻准度和精度,还能有效控制硅片中的‘掺杂’环节。
我们半导体所正好有个小组在研究这块技术,如果项目要上马,可以借调给你们,但前提是研发经费你们担,研发成果共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