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情分析(2 / 2)
二世增派长史司马欣、董翳协助章邯章东进取得节节胜利时,南下的王离军也是横扫联军,各国的反秦武装消停了不少。
消灭了张楚后,章邯把主要目标对准了楚国,项梁战败身亡,对楚国造成了重创。章邯便认为楚军已无大碍,转而将注意力转向赵国。
而王离南下后,先击败了赵王武臣的军队,又招降了赵国的将领李良,消灭了赵军主力。然后他带兵南下,要和章邯合军攻打楚国。偏偏章邯的策略是暂时放弃楚国,他要把目标转向北方的赵国,而王离却坚持攻打楚国国都彭城和周边郡县。
最后两军分道扬镳,章邯率领大军北上,连续击败了赵国大将陈余和相国张耳,逼迫赵王率领残军逃入了巨鹿城固守。
由于王离没有听从指挥,迟迟未北上与章邯汇合,章邯只好给王离施加压力,迫使王离将主力抽调到巨鹿。这就给了楚怀王一个喘息的机会,沛公出征一开始就以几千人的部队打败了王离的长城兵团,这只能说明了他打败的是王离急于北上的后军。基本上是赶跑了事。
再来看章邯的安排,他让王离这十五万大军围攻巨鹿,自己近三十多万大军负责修建、保护甬道,维系粮草安全。
眼睁睁看着王离与项羽激战,章邯没有出兵相助。是章邯的不愿意还是出于王离的拒绝?虽然后面曾派兵救援,但都被项羽打退,要知道项羽总共才五万人,章邯打不过就算了,还不顾王离的死活退兵,导致王离全军覆没。
这之间二将是否有争功的嫌疑不好说,但矛盾肯定是落下了。再说朝廷内部赵高和李斯之间的争斗也愈演愈烈。这对前线将士的影响也是难免的。李由战死、李斯灭族等一系列乱象都在这期间发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