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府县同治(1 / 2)
人的悲欢各不相通,休宁县衙中唐府上下欢天喜地,紧邻休宁的歙县地界,徽州府城西北角府衙中却是一片愁云惨淡。大半个月前,京城来了位秉笔太监,带着如狼似虎的锦衣卫,奉监国太子旨意,将徽州府衙上下骂了个狗血淋头,当即锁拿了知府成广林押解南京,并勒令一干主事命官闭门思过。不多久,听闻先帝驾崩,太子登基为帝,徽州府自同知以下,不免惴惴不安。
提心吊胆了半个月,今日,南京吏部终于正式下发了公文劄子,斥责徽州知府成广林,守土无方,横征暴敛,隐瞒灾情,致百姓流离,民怨沸腾,着即贬为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三江府宣江州知州。徽州府同知、通判、推官等官,督管不严,罚俸一年,以儆效尤。
徽州府衙,同知张鉴、通判薛渡、推官武守杰齐聚一堂,读罢南京吏部公文,喜忧参半。一则自己等人仅仅罚俸一年,算的上全身而退,心中一块巨石终于落了地。二则共事多年的上官被远贬边境交趾那等兵戈四起之地,仕途前程一片黯淡,不免让人心有戚戚。
“休宁知县唐哲,才德兼备,政绩卓著,深得民心,着即升任徽州知府,全权负责徽州府赈灾与灾后重建事宜。徽州府同知、通判、推官,当尽心竭力辅佐唐知府牧守治下百姓,戴罪立功。”
张同知摇头晃脑念着公文最末一段,鼻中轻嗤一声,酸溜溜地说:“瞧瞧,咱们这位新任知府大人,真是官运亨通,犹记得成知府嫁女宴上,彼时的唐知县,混在六县知县中唯唯诺诺毫不起眼,没想到数月不见,竟然一飞冲天,压到了我等头上,以后我等见面,也只能恭敬作揖,口称府尊大人了。”
薛通判静坐椅上,头靠在椅背上望着屋顶,置若罔闻,默不作声。
旁边的武推官察言观色,心思雪亮,同知大人为正五品,通判大人为正六品,各管一摊,算得上成知府的左膀右臂。往日唐知县偶来府衙公干,见他二人都是客客气气,恭敬谦逊,如今风水轮流转,昔日治下之人摇身一变成了上司,难怪二人难以迈过心里的那道坎。他一介推官,与知县同为正七品,反倒没这般心思。思索片刻,进言道:
“张大人,薛大人,往事休提,咱们还是得往前看啊,唐大人昔日在休宁任职,颇有政声,如今他即将到任,我等当如何迎接,方显诚意?”
张同知也是久涉宦海,响鼓不用重锤,不动声色间收拾了心情,眼珠一转,转向薛通判道:“我听说薛通判与唐府尊素有交情,还曾为贵公子求娶府尊千金。不若薛通判辛苦一趟,亲往休宁,迎接府尊大人家眷来府衙,以表我等敬意。”
武推官惊讶附和道:“竟有此事,如此甚好,薛通判与唐大人有旧交,必能稳妥迎归。且薛通判为人精细,必能周全礼仪,不失我徽州府之体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