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借兵押粮(1 / 2)

加入书签

徽州府衙,唐哲自接任知府以来,忙于赈灾事宜,日日操劳,夜夜筹谋。唐婉亦时刻关注,查漏补缺,为父分忧。一日,府衙接到歙县一名马快来报,言马知县从南京户部领取赈灾钱粮的船队已到新安江,不日将入歙县境内,请唐大人准备人手押解到各县。

唐哲闻言大喜,遂召集府衙属官商议,打算将府衙几十名衙役派遣到各县,协助各县官吏押解钱粮。唐婉得知此事,眉头微蹙,言道:“爹爹,府衙衙役统共不过几十人,再分派到各县,每县不过十余人。押解钱粮的人手太少,恐怕镇不住场面。”

“清平世界,朗朗乾坤,官府的赈灾钱粮,还有衙役押解护送,不至于有人敢觊觎吧?”唐哲摇摇头,觉得女儿有些担心过度。

唐婉面色肃穆,提醒道:“各县灾情轻重不一,府衙对各县地面上的豪绅百姓了解也不足,若遇到休宁胡家之流胆大妄为,铤而走险,恐生事端,抑或有豪强大户挑唆百姓群起抢粮,以图法不责众,区区十余名衙役如之奈何。凡有天灾,必接人祸,休宁故事在前,爹爹万不可掉以轻心。”

一回想休宁胡家所作所为,饶是唐哲也打了个寒战,若是真发生毁粮抢粮事故,自己身为总揽全局的六县之长,难免落下个赈灾不力的话柄。连忙道:“婉儿提醒的是,赈灾钱粮事关重大,不容有失。只是府衙兵力不足,如何是好?”

唐婉早有准备,不慌不忙道:“爹爹,朝廷在徽州设立了新安卫,专职是维护地方治安,防御外来侵扰。这几日女儿查阅府衙往年税赋,徽州府每年需要向新安卫提供大量的军需物资,有道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如爹爹修书一封给新安卫指挥使,借几百兵马押解粮食,如何?”

唐哲眼睛一亮,拍案叫绝:“好主意!新安卫兵强马壮,若能借得兵马,此事定能稳妥。”当即命人备好文房四宝,亲笔修书一封,先让女儿过目。

唐婉查阅一遍,爹爹行文流畅,言简意赅,尤其不经意间透露在京城面圣时,和五军都督府各位左右都督、都督同知交情匪浅,透露出若干席间饮酒行令趣事,非军中行伍难知细节。不由得嘴角上翘,翘起大拇指,心中暗叹,爹爹进京一场,官场手段大有进益,这招狐假虎威使得行云流水,真假难辨。

唐哲哈哈一笑,盖上知府大印,遣心腹之人快马加鞭送往新安卫。

新安卫指挥使于少鸿接到徽州知府书信,初见信中言借兵押送赈灾钱粮之事,不置可否,本朝卫所为军事建制,并不属于府州县的行政系统,而是隶属于中军都督府下。待看到书信后半截知府唐大人与英国公张都督、牛都督、段同知等五军都督府各位大人饮宴畅谈诸趣事,不禁头皮发麻,这新任徽州知府好大的来头,当即唤来心腹千户刘元化,命其调拨麾下六位百户带兵前往府衙,到知府唐大人帐下听用。并再三交代,唐大人背景深不可测,要严厉约束士兵,听命行事,万不可骄纵闹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