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1 / 2)
新旨既临,曹师雄以忻州观察使之职出掌岚州,且兼兵马都监、天雄军统制之责,王番亦迅即交接权柄。于天宣七年上元佳节,与同奉旨意归京待命之王禀、朱沆等众人,自岢岚城启程,踏上返归汴京之途。
城中百姓皆倾城而出,南城之外驿道被相迎之人群挤得水泄不通。
天雄军败没于大同,已然过去两月有余,岚州诸县之民众,亦自最初之惊慌恐惧中,缓缓安定下来。
契丹于西京道之兵力有限,即便能于应州再度侥幸击退东路军主力,欲杀入河东境内作战,亦是艰难万分。
不过,民众与底层兵卒对此并不甚明晰,他们更为知晓的是,天雄军于大同溃败后,乃是王禀、王番、朱沆诸位郎君沉稳自若、指挥若定,不但率领上万天雄军残部,从数倍于己的敌军重围中奋勇杀出,不但力保此次北征伐燕最为重要之成果朔州城,更是于岚州北部之宁武城、阳口砦、广武砦、神池砦重新稳固防线,使强虏不敢南侵。
不管王番为自身及其父王禀、朱沆等人树立声望而这般宣扬,还是在刘世中、蔡元攸之授意下,郭仲熊等岚州之蔡系官员刻意强调葛伯奕及天雄军诸将之怯战无能。
此皆无疑愈发增进了民众与底层兵卒对王番、朱沆等人扭转乾坤之伟岸形象的认知。
往昔仓皇南逃以避战乱的那些士绅富庶人家,近些时日亦陆续自太原等地折返岚州,瞧见家园安然无恙,心中自是满怀感激。待打听到王禀、王番父子及朱沆等归京之期,纷纷筹资置办万民伞等物相赠。
郭仲熊以河东经略副使兼知太原府之职,已先行一步离开岚州,新任知州曹师雄率领州判王高行、录事参军荀延年等人亦是紧紧相随出城,为王禀、王番等人送行。
依着规矩,岚州官吏早早于十里长亭备好送行酒宴,那矗立在驿道旁的长亭特意用桐柏新漆涂刷一遍,扎上彩绸以彰显喜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