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南山私语(2 / 2)

加入书签

“哈哈哈…正是。李涉这个人,是唐太宗李渊的曾孙,是皇族后裔,号称李博士,但生前并不得志,包括他的后嗣子孙李商隐,也是如此“

“李商隐是李涉的后代?”

“呵呵呵…李涉是李商隐的高祖。他曾经到镇江来避难,在眼前的这座竹林禅寺前,与寺中一位高僧攀谈后,便写下了这首《题鹤林寺僧舍》诗了。但是,你们俩可知道,李涉在镇江时还写下了一首并不知名…但却颇有争议的诗?”

范清婉刚欲开口询问,却听吴教授激动地说到:

”就是《谢王连州送海阳图》这首诗,此诗收录在《全唐诗》第四百七十七首。诗文的内容为:‘谢家为郡实风流,画得青山寄楚囚。惊起草堂寒气晚,海阳潮水到床头’”

范清婉一听,顿时兴趣大增,心想“与上次厅里请来的那位专家所讲,如出一辙,确有争议,当时自己的一位同事,还曾提出过责疑呢?”,她暗暗惊喜,凝神静气,想听听吴教授又是如何解释的。

“这首诗,估计很多人并不知晓,在中国诗词史上,可以说是籍籍无名,微不足道…可是,就是这么一首诗,最近却突然火了起来,并在史学界引起了一些波澜。有人认为,这是李涉收到好友王仲舒送的一幅《海阳图》后,感激之余所作的诗,表达了他不得志、想隐居的愿望,也有人认为,这就是一首单纯的送别诗,因为李涉的朋友王仲舒,在唐德宗贞元十九年,也就是公元803年,被谪到连州做司户参军,李涉借此来表达送别之情。但是,我们学校的一个老师,却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认为:上述两种说法皆是一种误读。李涉的这首诗,绝非是感谢、隐居或送别之意,而是另有深义。他认为:如果认真研读一下这首诗,就会发现诗的内容,与诗的题目并不契合,诗中并无一句与感谢临别等有关的词句,相反,其描述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海阳图》上,并且话里话外,似乎另有所指。为佐证其观点,他还引用了宋代诗人范仲淹所写的一首诗,作了对比和诠解,也就是范仲淹的《酬滕子京同年》这首诗,诗文的内容为:

‘谢家风雅若为酬,散吏方耽海上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