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儆猴(1 / 2)

加入书签

(平行时空,切勿当真)

七九年,是死刑执行是否公开的重要分界线。

在此之前,执行过程往往是公开的,在每次枪决死刑犯时,都会允许民众在一旁围观。

当时公开执行死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当众执行死刑尤其是采用枪决的方式,因为凭借血腥的场面对围观民众造成心理攻势,使其起到更大程度的警示民众的作用。二是公开执行死刑可以使民众参与到监督的环节中来,避免出现暗箱操作、替换受刑人选。

但随着七九年的到来,国家从立法上,制定了“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的原则。

死刑执行现场逐渐不再公开,严格执行,死刑过程应当公布,但不应示众的准则。取代民众监督的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刑场相关人员的多方牵制和监督。

公开执行之事,暂且不讨论,死刑的真实意义只有两个:惩戒,威慑!

没有比死刑更具有威慑力的惩罚了!

这也是最有效的惩戒!让后来者可以记忆尤深!终身难忘!

很少有人能直视死亡,平日里再嚣张跋扈的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也会畏惧地崩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