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东西质量不好、身体不结实或易患病的xier字是咋写的(1 / 2)

加入书签

目前研究四川方言的一些着作,如《四川方言词典》、《四川方言词源》皆认为“xier”是“行”字的儿化音。

如蒋宗福《四川方言词源》【行】:

【行】不结实。《周礼·地官·胥师》:“察其诈伪饰行,慝者而诛罚之。”郑玄注:“饰行慝,谓使人行卖恶物于市,巧饰之令欺诳买者。”唐人俗语有“行滥”一词,如敦煌本王梵志诗:“但看行滥物,若个是坚牢。”道宣《法苑珠林》卷一百十三引《冥宝记》:“官府者遣问老母:‘何因行滥沽酒,多取他物?’”《唐律·杂律·器用绢布行滥》:“诸选器用之物及绢布之属,有行滥短狭而卖者,各杖六十。”长孙无忌疏议:“行滥,谓器用之物不牢不真。”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周官上》:“古人谓物脆薄曰行,或曰苦,或曰行苦,或曰行敝,或曰行滥……”

“行滥”

是法学术语,源自《唐律》。它主要用来形容商品的“不牢不真”,即商品的质量差,不坚牢。在《唐律》中,伪劣商品被分为“行滥”和“短狭”两种。"行滥"是指商品的质量问题,而“短狭”则是指纺织品的尺寸或幅宽不足。

以上,“行”xíng基本是加上贬义的苦、敝、滥组成词汇,才有“不结实”的意思,相当于“行(做)某些不好的事”,动词,“行”字本身并没有此义。“短狭”与“行滥”对应,“短”是“短斤少两”的“短”,动词,不是“长短”的“短”。

因此本人认为或有它字,查询一些资料,认为应该是“枵”字的儿化音,可能更准确。

最典型的一个证据,就是四川话的俗语【枵ㄦxier场合】,即空场合、歪场合。用“枵”字的意思可以解释,用“行”则没办法解释这个词。

枵,普通话读作枵(xiāo),本义指木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