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大功 上(1 / 2)
红旗军比较轻松的到了北江城,北江城守军除了清军还有越军。李林杨找到清军说明:红旗军前来投军助战!
守军查验了法军的脑袋,确定红旗军不是奸细,然后就让红旗军自行前往北宁城。
就这么一段路(包括水路),让李林杨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清军的军事部署了。话说,他和红旗军战士一起坐船西进,连一个清军都没有发现。这岂不是说,如果法军发动进攻,侧翼逾回,就可以轻松的打到北江城?
要知道北江城可是北宁通往谅山和镇南关的重要节点!大军一旦被抄了后路,下场可想而知。
如果北江城的城防和兵力够强够足,还好说一点。但实际上北江城的清军和越军,装备火枪的,只有城门口或者营门口的一小部分,大部分士兵还是大刀长矛。话说,甚至连刀都很少,长矛居多,原因很简单:长矛便宜。
重火力的话,城头上倒是有几门铜炮和铁炮,前装的那种。
如此防御,根本不足以守住北江!
沿途李林杨也观察了一番清军的部署。或许是因为这条路算是清军的后方,沿途虽然军马粮车络绎不绝,但没有任何的工事,也没有任何的军营。甚至,连维持交通的士兵都没有,路上乱哄哄的。
在渡过捄江的时候,码头附近李林杨亲眼所见,三场斗殴。军纪败坏一览无余。
过了捄江,此处终于有一小寨子,名曰涌球,算是清军的阵地。而涌球旁边偏南有两座土山,分明是周围十里以内的制高点,但无一兵一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