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幼鲸号(1 / 2)
红旗军主力部队合计十一个连,其中步兵五个连,另有骑兵,侦查,炮兵,工兵、辎重,训练五个连,另一个连级的编制就是海军了。由于海军两个领头的军官,王选和黄汉升两个都被李林杨送到海外读书了,因此目前只有一个代理连长穆英以及包括岸基、海基、指挥部一共才三个排,不到一百人。军舰,也只有一艘排水量一百吨的小炮艇“牛崽号”。
虽然,红旗军海军是如此弱小,当下将要迎来一件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事了!
红旗军第一艘潜艇归航了!总师徐寿老先生回来了!
隔了差不多五年时间,林杨再次看到徐寿老先生,老先生已经衰老的不成样子了!老先生是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生人,刚刚六十八岁,已经是满头白发,行动之间颤颤巍巍。
话说,如果看历史的话,陈老先生是在1884年九月去世的。
老先生在这几年时间里,潜艇就是他的心理支柱,忍受病痛,一直到当下,潜艇完成第一次远航!
看到徐老先生衰老的模样,李林杨很愧疚!他当年弄了个潜艇的结构图,明知道当前世界的技术水平并不很适合发展潜艇,还是鼓动徐寿老先生去干了。
扪心自问,其中难道没有利用徐寿老先生为他的造船业海运业做“苦力”的念头?
现在两千吨的远洋客货轮船以及三千吨的远洋货轮,全都趋于成熟。哪怕在李林杨这个内行眼中,这一级的货轮也足以卖上几十年。期间顶多是改改动力系统,船型优化,随着材料的发展,减轻船体自重,增加通讯系统等子系统,甚至用到下个世纪末都问题不大。
别看这型船是李林杨的创意,但细节之处,李林杨的创意太过超前,因此徐寿老先生需要在实践中把李林杨的创意“时代”化。在前后一共十多艘船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陈寿老先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深刻的思考,终于使得这一船型在1886年趋于完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