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采购 中(1 / 2)
部队编制完成,采购计划实在是太容易定了,一百万英镑在手,李林杨意气风发!
二月份,刚刚过了春节,李林杨辞职,但是没辞掉,李秉衡以“威名镇法夷”为原因,写了一封非常有诚意的信挽留李林杨继续为国效力!海安营这个位置,地理偏僻,若非红旗军自己出资建设搞了一摊子,绝对是穷地方啊。在这种地方守边,在所有清军眼里都是苦差事。更重要的是,海安营这里虽然没有和法军发生什么战斗,但冲突隔三差五一年总有那么几次。当然,这些冲突,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李林杨“养寇自重”,上报的。不过,虽然冲突“频繁”,但都被李林杨“妥善”的处理了,没有引起什么轩然大波。大清的官儿,都特别的不愿意和洋人打交道,因此上李林杨这种善于处理“洋务”的边军将领,对于上官来说乃是难得的挡灾背锅的极佳人选。
而且海安营这边按照“条约”还不允许修建炮台工事,冲突又那么多,一旦和法军真的开战,后果难料!故此这位置还真没有多少将领抢着来坐!
辞不掉官职,于是李林杨请了个长假,由海安营营官鲁安代理营务,原本他就打算让鲁安接任海安营主将的。自己则是乘船带了一群人出海,去欧洲花钱了!当然,大部分军购名义上都是婆罗洲的唐国。
李林杨到达欧洲,第一站乃是德国,视察了不莱梅船厂之后,和自家“天才”王框进行了一番交流。随着红旗军集团的扩大,李林杨已经越来越少的以技术人员的身份工作了,但和王框的交流,绝对是工科男和理工科天才的基情碰撞,连续三天不眠不休的交流(这么写有点不大正经啊),“天才”王框很让李林杨“失望”,却又让李林杨充满“希望”!
要说,李林杨最希望王框的研究方向,毫无疑问是物理。有他的“提点”,以王框的智商抢了“老爱”的相对论都不是不可能。前几年,李林杨甚至都没敢影响王框的发展,天才是自由的,他是生怕耽误了天才。只是后来得知王框对流体力学很有研究,在这方面也很有成就,于是给了有关炮弹,子弹方面的课题。谁料到,就这么点影响,王框现在已经把精力完全投入到了流体力学研究上了。
王框,没有走更容易出名的“物理”道路,让李林杨“失望”!
但经过三天的深入探讨,王框凭借他天才的大脑,已经确定肯定要走上一条与流体力学相关的科研路线---空气动力学。
和天才交流太费脑子了,仅仅三天,王框已经掌握了李林杨所言的一切有关空气动力学的,有关飞机的知识!甚至,理解深度,超过了李林杨!李林杨头昏脑涨的走出房间,呼吸一口新鲜空气,迷糊中仿佛听到一声“老师。。”
王框竟然叫“老师”了!李林杨立马头不晕了,眼不花了,一口气能爬三十层楼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