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战成欢 上(2 / 2)
贺忠诚陈振小分队,并非红旗军在汉城的唯一兵力。另一支小分队在太原镇总兵聂士成麾下。
淮军大将聂士成虽然官职是太原镇总兵,但实际上却没有在太原待过几天,其军驻地一直就在天津北塘和芦台。
红旗军有两批学生就读于北洋(陆军)武备学堂,第一批十人已经回到了红旗军。而第二批十人,此时正在聂士成军中实习,阴差阳错因此随着聂士成来到了朝鲜!
领队的两名军官一个是准尉常有才,一个是宣抚准尉徐田德。
淮军一系,有”后起三将”之说,指的是:聂士成、王孝琪、章高元。这三位全都是淮军悍将,当年打仗都是光膀子冲在第一线的猛人!
虽然是后起,其实都已经不再年轻。其中的王孝琪已经年近七十,官任广东水师提督。因为身体原因,其实已经不大管事儿。当下,聂士成五十八岁太原镇总兵,章高元五十一岁胶澳镇(青岛)总兵。
聂士成乃是淮军悍将,而其麾下也是淮军精锐,乃是“铭军”!“铭军”,淮军大佬刘铭传的部队!
甲午这一时期,大清朝几乎公认,有两个将领有资格有战绩堪当前敌主帅,其中之一就是刘铭传。之二乃是号称飞将的湘军刘锦棠。这两位的历史功绩,全都是可以上史书的!只是,这两位,全都重病在身,刘锦棠8月去世!因此,清军在甲午战争中,实际上是没有一位真正的前敌主帅的!国战,有一位能够服众的前敌主帅是何等重要,是个人都明白!只是,大清却没有!算是大清朝的悲哀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