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大年三十(1 / 2)

加入书签

日军登陆三天,清军总算有了反应,在李鸿章的命令下,威海卫城以及长峰营守军副将李楹和总兵孙万龄军双双出击,在三家庙和桥头两地开始构筑阵地,准备阻击日军。

和当初登陆辽东半岛一模一样,日军的行动可谓是“稳扎稳打”。登陆的前三天,日军只是一直在登陆输送人员和物资。其军事进展也仅仅是占领了登陆点几公里外的荣城。

战术上,日军很保守。而清军方面,更是保守,实际上都不能说是保守了,而是混乱,根本就没有有效应对。

红旗军没有阻止日军的登陆行动,那是因为登陆点并不适合红旗军作战。

话说,军事上日军也很讲究的,选择的登陆地点,正好在山东半岛的顶端--山东角(荣城角),此处东西走向的半岛,南北宽度才三四公里。日本海军的舰炮完全可以从山东半岛的南面打到北面,舰炮火力可以轻松覆盖整个登陆区域。红旗军的火炮虽然多,但陆军火炮的小管子是无力和海军的大管子对抗,太不划算了。

登陆地点不适合大军作战,更不符合红旗军的作战计划,不过,红旗军也不是无所作为。

孟德正的侦察营已经和日军的前锋侦察兵打了三天了。双方互有伤亡,但很明显红旗军的侦察营占据了绝对优势。

侦察营官兵熟悉战场的一草一木,占尽了地理优势,三天的冷枪冷炮,让日军吃尽了苦头。连续三天,日军的触手竟然没能探出十公里!

没打什么像样的仗,日军三天竟然伤亡三百余人。话说,伤亡中大部分是阵亡!

红旗军的侦察营实在太坏了啊!明明是轻步兵的小战斗,可一旦日军以优势兵力追击,红旗军一方竟然会突然的冒出大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