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交割兵权3(1 / 2)
解决了余虎恩的问题,冷口青龙这个分战场的指挥序列就理顺了。
李大明以及刘泽都这三营秦军,同样的得到了陕西兵的补充,纳入朱玉麾下。而且,李林杨还给李大明这边划了一个陕西游击将军带领的两个营。然后五个营合编为一个团。朱玉以十五营兵力,也就是三个团为主力,足以“弹压”其他将要纳入冷口青龙分战场的其他五路陕西山西河南的小军头。在清军中,可没有什么空降指挥官,主将如果不是在朝中有足够强大的靠山,那就必须手中有最强的部队,否则下面的将领是不可能服从命令的。
更何况,粮饷全部掌握在朱玉手中。红旗军动用数千人马上千辆马车还在加急向冷口青龙分战场输送粮食,以及棉毛帽子。(类似火车头帽)
为何是帽子,原因,只能说是无奈。红旗军主力部队的军服齐备,但若想兼顾非主力,就力所不逮了。根据人体的生理,头部血流量占了全身的三分之一,因此头部保暖,性价比最高。这话说出来很没有人性,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除此之外,有统一的军帽,增加辨识度,也能提高一点凝聚力。这种帽子,红旗军输送至冷口青龙分战场的足足五万顶,很明显不是只为朱玉这三十营准备的。
至于粮食,主要是大米玉米和咸鱼。准备的量非常足,不仅仅是够朱玉这三十个营吃上三个月的,还有更多的储备!只是时间太紧张了,要不然李林杨会运来更多。此战,祝之三部也会参战,而且祝之三部兵力太多,军饷虽然不用考虑,枪支现在还不够,过冬的粮食(包括军帽)必须由司令部支援一二。
李林杨与侄子李大明好几年都没见了,很难得有时间,聊了一刻。李大明向李林杨引荐了他的徒弟,也是其麾下另一个营的营官儿,只有十八岁的武秀才井岳秀。李林杨只觉得这个名字有点耳熟,但并不知道,这位在清朝灭亡之后,也是陕西大名鼎鼎的一个军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