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国子学(1 / 2)
秦淮河畔,杨柳依依。
作为全大明最繁华的地段,秦淮河畔可不止有画舫游船,这里还是全大明文风最盛之地,来往文人墨客、举子学仕数不胜数。
若说文人骚客好风流,全被这莺莺燕燕所吸引而来,那未免本末倒置。
事实上,此地先有文人攒聚,又因文人墨客多出身豪富,才吸引来这么些灯红酒绿。
究其原因,此地有一座备受读书人崇尚的最高学府——国子学。
东晋咸康三年,根据王导提议,立太学于秦淮河南岸,后在北宋年间,又在太学宫前设立孔庙,彰显遵循先圣先贤之道。
此后历经数代,这里一直是江南的最高学府,也是文风最鼎盛之地。
直到朱元璋建立大明,下旨‘建学校,延师儒,招生徒,讲道论德,以复先王之业’,遂将其升格为全国的最高学府——国子学。
此刻,在这最高学府的正门外,正围拢着一群老者,这些人,俱都文帽青衫,须发苍苍,显然都是这国子学的学官。
能叫这国子学大小官员,自祭酒宋讷而下,监丞、典簿、博士等诸多学官全数到场,翘首以盼,可想所等之人来头不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