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自私自利(2 / 2)

加入书签

“诸位,”庄秦的声音在大殿内回响,“大秦立国至今,武力拓疆,文治安邦,然则精神文化建设亦不可忽视。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恰是我们治国理念之良药。本官提议,兴办道家学院,广纳贤才,研习经典,以道德经义滋养民众心灵,巩固国本。”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有的大臣点头赞同,认为此乃长远之计;也有人蹙眉摇头,暗自嘀咕,认为这是不切实际的空谈,甚至有人公然质疑:

“大人此举,是否太过理想化?吾等连年征战,国库尚且吃紧,此刻大兴土木,开办学院,岂不是劳民伤财?更何况,道家之学,虚无缥缈,如何能助我国强民富?”

说话者,是一位身着铠甲,满面沧桑的老将,其话语犀利,直指要害,一时间引得不少附和之声。

庄秦听罢,并未动怒,反倒是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包含了深邃与包容:“老将军所虑不无道理,然而,治国犹如治水,堵不如疏。战争带来的疮痍需以文化和教化来愈合。

至于费用问题,本官自有安排,无需动用国库。至于道家之学是否虚空,各位不妨回想,老子之道,讲求的是顺应天道,无为而无不为。若能以此引导人心向善,减少纷争,何尝不是一种强国富民之道?”

话音刚落,李文适时递上了一份详尽的计划书,内容涉及学院的选址、师资筹备以及资金来源等细节,逐一解答了在场官员的疑虑。

正当众人议论渐趋平息,一位年轻且颇负才名的翰林学士站了出来,声音中带着讥讽:“大人雅意虽好,但此番作为,只怕是要被世人笑为痴人说梦。道家清静无为,于世无争,于今时今日,怕是不合时宜。大人是否真的以为,几本古籍就能抵挡得住那些贪欲横流的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