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5(1 / 1)

加入书签

尉迟乙悄悄拉了一下苏彧身上的大氅,怕她说多了露馅。

苏彧却是很自信,对着杨平弯了弯眼睛,露出唇边的梨涡来。

杨平被她笑得有些迷糊,光苏彧这副模样就担得起芝兰玉树四字,他便也没有想到苏彧用词上的漏洞。

苏彧从容不迫地问着杨平,朔州境内有多少兵力,又有多少存粮。

她又告诉杨平,这一次她先带了石炭和一部分赈灾粮过来,她需要知道城内的存粮能否撑到后面的赈灾粮运到。

“石炭是用来治病的吗?”在杨平的心里,石炭还只是药材,但是现在的朔州百姓更需要烧火的木炭。

苏彧摇摇头:“是用来烧的。”

杨平很是诧异,石炭可不便宜,这么多石炭……就是用来烧的?

“数量有限,所以不可能挨家挨户地分,这就需要杨刺史将受灾的百姓集中在一起,按组进行管理。”苏彧说,“再按组进行分工干活,该铲雪的铲雪,该修东西的修东西,干得多分到的粮食就多。”

越是这种时候,越是按劳分配,才不会乱掉。

杨平愣住,他倒是没有想到还要灾民干活,但是随即一想,确实光靠城中的守军来干活是不够的。

苏彧想了想,又说:“十岁以下、五十岁以上的,另外分组,他们可以不干活就领粮食,还有将城中会医术的,不管是正经郎中还是道医,都集合起来,跟着巡逻的兵士一起巡逻。”

天气寒冷,雪水泥泞,最容易叫人生病。

论起来,杨平的朔州刺史官还比谢以观大,但是这会儿,他听苏彧说得是一愣一愣的,只有点头的份。

只是一直跟在杨平身后的一个书生却插了嘴:“既是朝廷派来的,自是要彰显我大启国威与气度,哪有叫受灾百姓干活的?某还听闻谢舍人是大启最年轻的状元,怎地出口竟是大白话?”

尉迟乙目光锐利地看过去,手已经按在刀柄上,吓得那个书生连连往后退了两步。

苏彧笑了笑:“这些百姓是大启的一分子,是朔州的一分子,朔州是他们的家,建设靠大家,至于我说话的风格……”

她淡淡地看了那书生一眼,“你是什么人,我与杨刺史说话,岂容你插嘴?”

杨平忙帮书生说话:“这位是张长史,他平日说话不是这样的,今日只是有些疲惫了,还请见谅。”

苏彧不在意地点了一下头,只是暗中让尉迟佑跟上这位张长史,她总觉得他有古怪。

尉迟乙也在私底下悄悄问苏彧:“陛下,是觉得这个张长史像奸细吗?”

不得不说,尉迟家族的人都有些奇怪的直觉在身上。

苏彧抬手点了一下他的嘴:“叫我知微。”

尉迟乙忍住没说话,其实皇帝她看着还是十分气宇不凡的,只要她不开口。

没一会儿,尉迟佑就回来了,手里还抓着一只信鸽,他将一张纸条递给苏彧,“是那个张长史放出去的,朝北飞。”

苏彧看了一眼,没看懂,上面用的并不是汉字。

尉迟乙瞄了一眼,哼道:“这个张长史果然是奸细,他这是在给铁勒部传消息。”

漠北的游牧部落主要是铁勒部,他们平时也会和大启贸易来往,比如这一次柳无时的马匹就是向他们购买的,但是他们也很喜欢趁火打劫。

苏彧倒是没有想到尉迟乙还能看懂这些游牧部落的文字。

尉迟乙唰唰两下,稍稍改动了两个字,就让尉迟佑将信鸽再放出去,转头对苏彧说:“我这次也带了一把弓/弩过来,正好让陛……知微看下,这弓/弩之威力。”

信鸽飞出去的第三天,杨平就听到底下的兵士来报,铁勒部的人突袭而来,他慌忙往城墙赶去,并叫兵士快去通知尉迟乙。

兵士犹豫了一下,说:“将军,尉迟将军早就守在城墙之上了。”

杨平:“?”

杨平总觉得有些不好的记忆要浮现出来,他急急忙忙赶到城墙上,就见尉迟乙和苏彧,一人穿着黑色的玄甲,一人穿着白色的大氅,两个人站在一起,远远看着,倒像是一幅铺在天地间的水墨画。

尉迟乙架起手中的弓/弩,便将利箭射了出去。

杨平看了一眼城墙下的铁勒部,还有些距离,这一箭怕是白放了……

他猛地怔住,这一箭竟是比他想象中射得更远,直接射中铁勒部将领的咽喉,一箭毙命!

杨平惊地看向尉迟乙,他挺拔的身姿没有动,却见一支从铁勒部后面冲进来的骑兵,自中间撕开了他们的阵型,在杀得铁勒部像无头苍蝇之后,这支骑兵却丝毫不恋战,迅速回到了朔州城内。

杨平:“……”是了,这就是他所熟悉的尉迟式战术,突袭、速战,见好就收!当初对付朔方、河东节度使也是这一套!

他磨了磨牙,只要没坑他,尉迟乙还是他仰慕的对象!

苏彧也是为之一怔,她在这一刻,对尉迟乙这个武力值天花板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不单单是武艺高强,打仗他也是一流的!

第69章

杨平从城墙望下去,看着残留的铁勒部丢盔弃甲、慌乱逃跑,他就有些心痒痒,转头问尉迟乙:“剩下的这些不收拾?”

尉迟乙收起手中的弓/弩,笑着对杨平说:“你就是太贪,所以容易露出破绽,被人抓到。”

穷寇莫追,何况现在城内空虚,尉迟乙打这一仗可没有想着将铁勒部一网打尽,他只需要让对方对他、对朔州生出畏惧,不敢来犯即可。

当初对付朔方、河东两个节度使的时候也是,他都逃得无影无踪了,杨平还想着多拿点,这才被那两个节度使追着打——

尉迟乙坚决不承认,是因为他跑得太快,才叫速度慢于他的杨平被逮了个正着。

杨平:“……”还是很想揍尉迟乙!

苏彧从城墙上走下来,就对上那一支刚刚进城的骑兵,领队的正是尉迟佑。

十六岁的少年一身盔甲骑在黑马身上,眉眼飞扬,尽是少年侠气,他自马上一跃而下,大跨步地朝苏彧走来,一双眼眸亮晶晶地盯着苏彧。

苏彧夸赞他:“我以前不知道少年英雄会是怎么样的意气风发,现在我知道了,阿佑就是我心目中的少年英雄,风采无人能敌。”

尉迟佑上一刻还是“当骑骏马踏平川”的豪气,下一刻就羞红了脸,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瞬间只剩下傻气了。

苏彧:“……”果然英雄也只能远观,不能近夸。

尉迟乙就跟在她身后,笑着问:“怎么就夸阿佑一人,我呢?”

苏彧转过头来,朝着尉迟乙一笑:“尉迟将军自然也是最棒的。”

跟在尉迟乙身后的杨平愣了愣,刚刚他竟觉得这位谢安抚使回眸一笑百媚生……呸呸呸,他当真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