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1(1 / 1)

加入书签

他可怜兮兮地看向苏彧:“要不,我还是给你跳舞吧。”

他当众半脱下衣袍,露出背上的刺青,动了动肌肉,“你看,我舞起来,老虎也能动,比搓麻将还有趣。”

苏彧之前没有这么贴近看,近看那老虎比远看还要生动许多,叫她终于忍不住生出手指戳了一下尉迟乙的背脊。

“陛下!”崔玄、谢以观异同口声喊她,她才迅速地缩回手指来,朝着他们憨憨一笑,眼中似乎还有些不尽兴的惋惜。

崔玄、谢以观:“……”他们之中,尉迟乙才是最不要脸的!

第145章

苏彧到底没有去把柳无时喊过来打麻将。

大家都越来越忙。

崔玄在准备秋猎的事,秋季税收,年底的吏部考核,还有来年的吏部考试,毕竟观察使还缺了大半。

谢以观要忙观察使培训的事,还有尉迟乙——

有两个藩镇听说皇帝要派观察使来分权,蠢蠢欲动,苏彧提前听到风声,直接派尉迟乙出去蹲点埋伏,人才刚刚宣了一个造反誓言,兵还没有集结,就被尉迟乙给灭了。

众多藩镇节度使:“……”

有种皇帝在直钩钓鱼的感觉。

有人主动给尉迟乙送人头,不管内心怎么想,剩余的节度使面上都已老实,但求皇帝不惦记,别说是一个观察使,就是送十个观察使来,他们也开城门欢迎,随便观察。

谢以观将给观察使上课的内容送到了苏彧面前,中心思想还是儒家君臣之道的那一套,不得不说,给读书人洗脑还是得靠儒家这套。

“陛下可是觉得哪里有所不妥?”谢以观谦虚地问苏彧。

苏彧笑着问:“知微觉得古往今来哪个皇帝算是好皇帝?”

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读书人都有一份标准答案,无非是上古的三皇五帝,再到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与开创盛世的那一代,这份标准答案也是他们用来规劝后世皇帝如何成为明君的套词。

所以谢以观不想答这些陈词滥调,他看向苏彧说:“三皇五帝离臣太远,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凡人尚能成圣,三皇五帝的贤名也只是道听途说,在臣看来,太/祖皇帝算得上是好皇帝,在大启之前百年战乱,民不聊生,是太/祖一统中原,叫百姓免于战乱之苦,太宗皇帝只算得半个好皇帝,太宗广纳贤士,让这天下休养生息,终是恢复一片生机,高宗同样只算半个好皇帝,虽是为了牵制世家才推行科举,却也是给了读书人一个机会,也重要了不少能臣。”

苏彧好奇地问:“为什么他们都只算半个?”

谢以观答:“太宗与高宗皆为了后世名声不断征战,开疆扩土固然是好事,但是战事所耗甚多而导致国库亏空,要补上这个亏空便只能将重担压在百姓身上,所以徭役杂税自太宗手中开始,年年积压到最后百姓难以承受。”

在苏彧启用新税法之前,百姓已经被各种苛捐杂税压得喘不过气来,因为交不出税来只能变卖祖田,最终变成了无地的流民,而这些流民为了活下去,要么卖身从此世代为奴,要么成为为害一方的匪寇,到头来再害那些本就受苦的百姓。

老实说,从河北回来,再看逻娑使臣的态度,谢以观是有些担心苏彧会借势直接对逻娑开战的,好在苏彧只给逻娑添乱,并没有立刻对逻娑开战的意思。

苏彧听完他的答案,只思索了片刻,就哈哈大笑起来,谢以观是懂得绕弯的,她饶有兴致地问他:“知微是不是就等着朕来一句,朕绝不做这沽名钓誉之事。”

谢以观正要笑着开口,却听到苏彧又说:“怕是要让知微失望了,朕是要打逻娑的,就是今年不算好时机,所以朕还要再忍忍。”

他望向苏彧,才发现眼前这个不羁的帝王似乎许久未在他面前撸起袖子了,是他的错觉吗?他总觉得苏彧在防着他什么。

“臣没有失望,”谢以观慢条斯理地说,“臣也觉得逻娑该打。”

逻娑的权力架构注定了逻娑的不稳定,而逻娑为了保障内部不土崩瓦解,只能通过不断向周边发动战争来将内部矛盾外移。

作为逻娑最大的邻居,大启是最大的受害者,从前大启强大的时候,逻娑只是偶尔在边境上小打小闹,但随着大启日渐衰弱,逻娑的胃口也越来越大,这些年累计起来占了大启十五个州。

所以谢以观也支持苏彧打逻娑,最好能一下子能把逻娑彻底打趴下去。

不过打逻娑的前提是,大启不会被这场战事所拖垮。

谢以观一下子便明白过来,笑着问:“陛下是不是一直在为这场战事做准备?”

苏彧摇头:“攻打逻娑从来不是朕的目的。”

只是因为逻娑的存在妨碍到她的目标,而打逻娑又是吊着尉迟乙的那根萝卜,所以她必须打逻娑。

谢以观大约也能想到当初手握兵权的尉迟乙为什么要选择和苏彧结盟,他微微停顿,慢悠悠地说:“陛下还可以再缓缓。”

让逻娑继续做吊着尉迟乙的那根萝卜。

苏彧却笑着摇头:“边疆百姓苦逻娑久矣。”

她十分坦诚地说:“朕要打逻娑不单单是因为朕对尉迟将军的承诺,最重要的是它侵占大启的疆土,影响到朕当一个好皇帝了。”

她相信,以谢以观的智慧肯定能猜到这个承诺,所以她也不瞒谢以观。

谢以观发现,苏彧绕回了“好皇帝”这个话题上,他再度望向苏彧。

苏彧拍了拍他交给她的那沓纸,“知微写得很好,朕很喜欢,不过也要时刻提醒这些观察使,为官者为国为民,如果百姓的日子没过好,那么再大的盛世也不过是一场泡影而已,朕封他们这个观察使,观察的不单单是藩镇的节度使,还有那些生活在藩镇的百姓。”

谢以观没能止住笑意在他的眼中蔓延开来,当着苏彧的面便提笔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再交给苏彧看,“陛下看看这般如何?”

苏彧看了一下,谢以观的状元是实打实的,老实说,他写的这篇文章她只能看懂大半,但是不妨碍她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好,且非常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她笑着说:“知微办事,朕放心。”

谢以观将这厚厚一沓纸又重新收拾起来,朝着苏彧行礼告退,他退到了门边,突然说:“在臣看来,陛下是个好皇帝。”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是大启之幸,亦是他之幸。

苏彧朝他一笑:“在朕看来,知微也是极好的,希望朕与知微君臣一辈子。”

谢以观跟着笑开:“只要陛下不嫌弃。”

他忽地想起那时共淋雪,苏彧同他说的亦是一辈子,他倒是有些期待,苏彧与他能成为史书上的君臣佳话。

谢以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