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后周攻南唐之战二十四(2 / 2)

加入书签

而对于周军而言,这场胜利无疑是一次重大的军事胜利。他们不仅歼灭了南唐的有生力量,还缴获了大量的战船、粮食及兵器,极大地补充和增强了自身的军事实力。周世宗的智慧与勇气,以及周军将士们的英勇奋战,共同铸就了这场辉煌的胜利,也为他们日后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日傍晚,夕阳如血,周世宗率领的追兵终于抵达了荆山洪,这里距他们出发的赵步已逾二百里之遥,足见追击之迅猛与决心。夜幕降临,周世宗在镇淮军驻地安顿下来,虽然身体疲惫,但心中却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心。次日清晨,随行的官员们才陆续赶到,他们无不赞叹周世宗的英明决策与非凡胆识。

而远在另一方的南唐将领刘仁赡,得知援军被后周军彻底击溃的消息后,心中五味杂陈,他扼腕叹息,既为同袍的牺牲感到悲痛,也为南唐国运的衰微而忧虑。这场战役,无疑成为了南唐与后周之间力量对比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预示着未来两国之间更加激烈的较量即将展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春日的暖阳与逐渐升温的空气中,4月9日这一天,周世宗以其非凡的军事眼光与决断力,下达了一道重要的命令。他调集了邻近数县数千名丁夫,这些壮丁们肩负着沉重的石料与泥土,汗水浸湿了衣背,却无一人懈怠,他们正紧锣密鼓地为镇淮军构筑起坚固的防御壁垒。经过数日不懈的努力,两座巍峨的城池拔地而起,分别屹立于淮河南北两岸,宛如两道坚实的闸门,封锁了水路要冲。

与此同时,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战略要地,原本位于他处的下蔡浮桥被巧妙地迁移至此,横跨在波涛汹涌的淮河之上,它不仅是连接两岸的纽带,更成为了扼守濠州与寿州可能来援敌军的关键咽喉。随着春季雨季的到来,淮河水位不断上涨,水流湍急,为这场军事布局增添了几分不可预测与惊心动魄。

在南唐的疆土之上,濠州都监郭廷谓,一位目光如炬的将领,于夜色深沉之际,敏锐地捕捉到了战局的微妙脉动。他深知,那座横跨江面的浮桥,不仅是周军物资流通的命脉,更是其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于是,他决心逆水行舟,利用夜色作为最天然的伪装,策划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突袭行动,誓要将这关键之桥化为乌有,从而彻底打乱周军的部署,截断其后勤与退路。

然而,郭廷谓的精心布局,却未能逃脱周军右龙武统军赵匡赞那双洞察秋毫的眼睛。赵匡赞,这位智勇并存的将星,早已料敌先机,他不仅洞悉了南唐的意图,更在沿途设下重重埋伏,布下了一张无形的天罗地网,静待南唐军队自投罗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