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拜师宴1(1 / 2)
毕竟是请了人,南方这边最实际的白切鸡,家家做的味道大同小异,只要鸡够肥,这个时代来说就是一道相当完美的主菜。这只母鸡目测3斤左右,摆盘相当家常,此时连饭店都没流行一鸡两吃的做法,家里自然就是满满一盘原鸡原味的白切鸡拼盘。
南方请客吃饭,讲究的是要有鸡鸭鱼,一般正常家庭请客,鸡鸭有一种就行,所以第二道菜便是鱼了。也是目测3-4斤左右的罗非鱼,放多点油去煎,然后中间多倒点酱油耗油去调味收汁,这是大多数家庭里面最简单实在的做法,最后起锅之前丢几根葱进去提鲜,这又是一道相当不错的菜式。
第三道是半荤半素,这年代的人对猪肥肉并不抗拒,甚至也能算上是偏爱,所以梅花肉这种肥而不腻的最受欢迎。先把荷兰豆白灼几分钟,差不多熟了的时候,把荷兰豆捞起放边上晾水,然后摆锅烧热下油把油烧热,下带点厚度的用盐腌了30分钟的梅花肉肉片,爆炒5分钟,然后把晾干的荷兰豆混进去继续一起炒个3分钟左右起锅。
最后一道便是纯素菜,用的是地瓜叶。这一道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择好地瓜叶,洗干净,烧油,下蒜子,差不多了把地瓜叶丢进锅里,随便翻几轮,下盐,再翻几下,差不多完事。
至于汤就不用说了,就是整白切鸡时候剩下的鸡游过泳的水,主要就是多烧一会,把药材味煮出来就完事。所以为什么说白切鸡对于老百姓来说,正常里说越肥越好?因为肥鸡游过泳之后留下的鸡油多,药材多煮一会,那汤的香味的甜味不是廋鸡能比的。
好歹是重生人物,家里的餐桌因为时不时就有表哥表姐过来借住的原因,所以足够大。这摆桌的时候,便多花了点功夫。
这个年头不曾出现的公筷给安排上,骨碟就用家里一般用来装炒青菜用的小二号的碟子,再贡献出自己吃饭用的小碗,给每人各自蘸油,这一眼看过去就相当的雅致。
这会没有抽纸,一般家庭也不怎么准备一小包小包那种维达,所以只能事先拿卫生纸叠成三折的,然后每人面前放在一张,再找个小碟子过来,额外多摆了十几张叠好的。看的梁农双眼一亮,笑着向伍父称赞起来:“师兄,你这孩子相当可以,我去那么多地方吃饭,除了一点上级别的饭局之外,一般饭局都没有小伍准备得那么妥善。看来嫂子功劳不少啊,真是相当的不错。”
伍母的笑容有点尴尬,不由得撇了伍吟风一眼,这小子都去哪里学的这些东西,自己医院虽然饭局不少,但是这种摆法,她居然还没见过。
上辈子伍母开始接触高级点的饭局,还是95年她发表了论文之后,伍吟风记得很清楚,那会也不过是每人面前多了一个装着厚实四方毛巾的杯子,擦手用的还是质量好一点的卷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