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一次战役(3)黄草岭艰苦阻击(1 / 2)

加入书签

在第38军、39军和40军西线激烈战斗的同时,第42军124师、第126师在东线黄草岭、赴战岭附近,牵制敌军,125师则配合38军歼灭西线的敌人。

当时敌军在朝鲜的西部战线上部署了13万人,在东线战场共部署了4个师,约8.5万人,其中美军5.1万人。我军在西线的兵力有23万人,但在东线却只有42军的两个师,共约3.1万人。就兵力对比而言,双方差距不小。

毫无疑问,东线战场的重任压在了42军军长吴瑞林的肩上。

好在东线美韩军,并未将全部兵力都投到与志愿军交战的方向,而是分成若干路,沿海岸公路或相互隔离的山间通道,分头前进,兵力分散。美军东线总指挥,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后来不无后悔地说:“我军过于分散了。”

黄草岭是朝鲜半岛东北军的军事要地,一旦让敌军越过这里,那么他们就能对我军实施东西夹击,如此一来我军便会处于危险地带。因此,守好黄草岭的任务十分艰巨,这也是大将军让42军据守在这里的重要原因。

黄草岭附近山高林密,很适合防御,美军机械化装备无法展开的地形优势,42军凭借山地顽强阻击美军的进攻。但当时朝鲜的天气不是很好,仅10月份,气温就已经低至零下10度。

处于第42军当面的,先是韩军首都师、第3师,后为美军第1陆战师,共约3.5万人,从数量上讲,兵力优势并不大。但第42军兵力相对集中,并占有地形之利,有打好阻击战的条件。

吴瑞林始终保持着冷静和勇猛,给部队下达的作战口号是:“据险坚守,和敌人决一死战,要将黄草岭和赴战岭变成鬼门关,除了游魂和俘虏外,一个敌人也不准放过去!”

10月19日,第42军主力由辑安渡江入朝。

10月21日,大将军在给邓华并报中央的电报中,提出应“以一个师迅速进至长津及其以南,以德实里、旧津里线构筑纵深工事,保障翼侧安全和江界后方交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