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二次战役(6)冰天雪地长津湖3 天寒地冻里的挑战(2 / 2)
今年的气温比往年更早下降,且幅度更大。十月刚开始,长津湖地区便迎来了降雪,气温迅速下滑。到了十一月,气温已跌破摄氏零度,放眼望去,尽是冰雪覆盖的世界,寒冷至极。
1950年11月初,第9兵团接到命令后,悄然开始翻山越岭。他们身着单薄的衣物,昼伏夜行,在严寒和饥饿中不断前行,最终静悄悄地抵达了预定的战场。11月15日,美军“攻占”了下碣隅里,而就在10天前,这里还是志愿军第42军第124师的指挥所,敌人果然上当了。
长津湖地区位于濒海城市咸兴以南70公里,距北方内陆重镇江界约140公里。该地区是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从东海岸向北朝鲜战略后方进行迂回进攻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志愿军在东线预设的主要歼敌战场。
长津湖实际上是长津江被截流后,在群山之间形成的一个大水库,其形状和蓄水面积不仅取决于周围的地形,还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湖面南北狭长,北起葛田里,南至福高峙,延伸约19公里;东西方向较为狭窄,水面宽度大多在1至3公里之间,其中以东岸的新兴里至西岸的柳潭里一带的湖面最为宽阔,达到约10公里。
湖两岸为连绵的山地,山峰海拔约1300米,山上植被茂密,适合隐蔽防空,但不利于大规模部队的行动。
长津湖的南北两端连接长津江,除了北端的葛田里和南端的下碣隅里有公路桥可以通行车辆外,其余湖面在结厚冰之前只能通过船只渡过。
当敌军进入长津湖地区后,宋时轮决定首先消灭美军第7师的31团,待取得胜利后,再对付陆战1师的增援部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