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三次战役(4)临津江突破打满分(1 / 2)

加入书签

李奇微走马上任之后,按照“保存力量、逐次防御”的方针,迅速在三八线以南地区,构筑了两道基本防线,同时在第二道基本防线和三七线之间,还部署了三道机动防线。

从战场局势来看,美军第一基本防线的西段是临津江一线,只要志愿军突破了临津江,那么汉城就门户大开,无险可守。

因此,敌人在临津江一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临津江防线建成之后,被南朝鲜军称之为“固若金汤的防线”。李奇微在视察之后,也夸赞说是“铜墙铁壁的临津江”。

1950年12月31日傍晚,中朝军队在约200公里宽的正面上,从西边临津江畔的高浪浦里,到东边昭阳江畔的麟蹄,对“联合国军”三八线防御阵地,发起了全面进攻。

这场战役是中朝联合司令部成立后,志愿军与人民军在统一指挥下首次共同进行的战略性进攻行动。将总攻选在这个时间点有两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眼下正是年末时分,圣诞节刚刚过去,而元旦又近在眼前,两者之间仅隔一周。连续的节日气氛往往让人放松警惕,而此时发动进攻,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另外,这也是志愿军为了实施“月夜攻势”而做出的选择。

在朝鲜战场上,美军拥有压倒性的制空权,白天的空中威胁尤其严峻,因此志愿军只能在夜晚进行作战行动,尤其是在月光明亮的夜晚。此前的两次战役,都是在满月之夜发起的。

第一次战役于10月25日发起,恰逢农历九月十五;

第二次战役则在11月25日展开,正是农历十月十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