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四次战役(6)汉江的最强防御3 死守落帽血战白云(1 / 2)
美军西线第1军在军长约翰·奥丹尼尔的指挥下,率领第3师、第25师、第9军的第24师部分兵力,以及英军第29旅、土耳其旅和南朝鲜伪1师,首先对野牧里至金良场里的区域发起进攻,目标直指朝鲜水原城至汉城公路和铁路两侧约20公里的地带。
帽落山位于汉江南岸,海拔380米,距离汉城约30公里。朝鲜半岛上着名的京釜公路从它的一侧穿过。帽落山的正面是236.5高地,与主峰相连,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铁路和公路在此并行,铁路的西侧是修理山,而东侧则是帽落山。帽落山与修理山共同构成了守卫汉城的两大门户,要进攻汉城,必须通过此地,因此这里成为了防守的最佳地点,攻守双方在此相遇也就成了不可避免的结果。
在战斗打响之前,志愿军第50军军长曾泽生、政委徐文烈、副军长蔡正国已在野牧里至安庆川以西区域展开部署,依托修理山、帽落山、白云山、光教山和文衡山等重要据点,构筑了第一道防线。该防线正面约38公里,正是敌军进攻的主要方向。
第50军以善于防守着称,工事构筑方面颇具心得,这也是志愿军司令部敢让50军承担这一战的重要原因之一。驻守修理山第一道防线、负责阻击任务的是志愿军第50军148师444团,而在帽落山第一道防线进行阻击的则是第50军148师443团,团长为朱光云,政委为华文。
根据朱光云和华文的战略部署,443团第3营第8连和第9连分别部署在帽落山主阵地及236.5高地;第7连则在前出至谷沙川的113.8高地一线,担负前沿警戒任务,以保障帽落山主阵地的安全。第2营则占领五华里一线阵地,负责机动作战任务。各营迅速进入各自阵地,展开工事构筑,形成侧向射击和交叉火力网。
1951年1月26日,美军第25师在师长威廉·基恩少将的率领下,出动十余辆坦克,为200多名士兵提供掩护,向由7连2班坚守的前沿警戒阵地——113.8高地一侧发起试探性进攻。
汉江防御战中,帽落山、修理山和白云山的“三山阻击战”正式打响。
美军第25师师长威廉·基恩少将原本也在撤换名单之列,但李奇微可能考虑到完全更换所有指挥官并不合适,再加上基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全程参与了太平洋战争,表现卓越,因此给予了他一次机会,让他戴罪立功。
因此,威廉·基恩少将此次前来,是怀着卷土重来、洗刷耻辱的决心。
鉴于之前几次失败的教训,这一次,威廉·基恩指挥美军第25师,依靠大量坦克和飞机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稳步推进,展现出一种稳妥谨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姿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