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军血战烽火山(1 / 2)

加入书签

1951年6月底,志愿军67军入朝,没多久,美韩军发起了猛烈的秋季攻势,9月初,第67军来到了硝烟弥漫的金城以南地区,打响了67军入朝以来的第一枪。

第67军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7军改编而成。代理军长李湘(后邱蔚继任军长),政治委员旷伏兆,下辖第199、第200、第201师。

第67军驻守在第68军的右侧,两军的防区以北汉江为分界线。当第68军在文登川谷地阻击美军第10军的进攻时,第67军也在北汉江以西、金城以南,展开了迎战美军第9军的防御作战。

第67军在前线部署了第199师和第200师,共两个师,西起芳通里(金化东北),东至北汉江,正面宽24公里的防线,屏护着通往金城和昌道里的公路,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刚上阵,第67军就接管了长达24公里的防线。

要知道,按照这一阶段对抗美军的经验,一个满编师按一万八千人计,防线就不应该超过10公里。而67军两个师,不超过4万人,在长长的防线上,一开始兵力就分得有点散。

此时美韩军攻势正旺,美军第9军指挥着两个美军师(第7师、第24师)和两个韩军师(伪2师、伪6师)展开进攻,兵力达五万余人。

其中美7师是号称“滴漏部队”的精锐,完成作战任务像计时的滴漏器一样准时无误;韩2师团、韩6师团则是韩军中战斗力名列前茅的主力师。可见,这几支部队都是美韩军中的硬手,就美24师水一点。

金城以南地势相对平坦,美军认为装甲部队有文章可做,所以在此战中,美韩联军总共投入了200辆坦克。然而,采用并不是“坦克劈入战”的战术,而是将坦克分散配属到步兵小队中,配合步兵发起冲击,或者通过坦克实施侧后方迂回,分割包围志愿军的前沿阵地。

志司对此早有所备,给67军配备了反坦克炮、火箭筒、反坦克地雷等多种对付装甲部队的武器,67军也花了相当功夫构建反坦克沟、反坦克障碍等各类工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