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军兵败白马山(1 / 2)
1952年深秋,一份来自朝鲜前线的紧急电报,传到了北京的总参谋部。
当看过电报的内容之后,包括总参谋长、副总参谋长在内的各级干部们都不由得大惊失色:“志愿军第38军在对南朝鲜军队的作战中失利,伤亡人数达到了6700多人!”
要知道,38军在当时可是我军的精锐之师,尤其是在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战役中,38军凭松骨峰一战名震天下,荣获“万岁军”这一光荣称号,成为了各志愿军和解放军学习和崇拜的榜样。
然而,让人万万没想到,在原军长梁兴初被调离之后,白马山一战,第38军对战韩伪9师,却损兵折将,吃了大亏,付出了伤亡6871人,其中阵亡2802人的代价,这样的伤亡在此前是前所未有的!
这场本应是新任司令江拥辉展现实力的战役,却成为了一场令人难以接受的惨败。江拥辉本是38军副军长,曾在第二次战役中参与领导38军作战,1952年3月,梁兴初因病回国,江拥辉奉命担任代军长职务。
同年8月,梁兴初被调往朝鲜半岛西海岸海防司令部任副司令,江拥辉就正式成为了38军的新一任军长。江拥辉虽然不像梁兴初那样有名气,但也是一名常胜将军,年仅35岁便担任了王牌军的军长,足以见其实力。有他在,外加政委刘西元的辅助,相信三十八军也不会出什么乱子,但岂料就在江拥辉就任军长后不久,政委刘西元竟然被调回了国内,他的职位由副政委接任,这两个副手搭班子,局面就有些不好控制了。
“巨济岛事件”爆发后,举世哗然,即使是西方世界,也对美国人是指责声一片。
美国人为了转换视线,在1952年7月13日提出一个增加了遣返人数的“新方案”。
克拉克为了逼迫我们签下这“城下之盟”,精心策划了大规模轰炸行动,不但要轰炸平壤,还要轰炸平壤至开城间的交通线,轰炸北朝鲜所有的目标,甚至还要轰炸开战以来的禁区——中朝两国共享的鸭绿江上的水丰发电站。
此外,他还不断调兵遣将,进行了一系列军事调动:将三艘航母调到了朝鲜西海岸,又空降了一八七团到前线,然后不断开展各种战斗演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