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出城决战(1 / 2)

加入书签

正当革命军紧锣密鼓地进行整编之际,远在安定府的穆堂主正面临着一场艰难的抉择。经过深思熟虑后,他毅然决定将麾下两万多兵马迅速分成七个小队,并毫不犹豫地向着清军发起猛烈进攻。

至于为何没有选择据城坚守,原因其实很简单。各路支援部队始终杳无音信,如果再继续犹豫不决,城中的粮食储备很快就会消耗殆尽。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根本无需与清军正面交锋,他们自己就已经陷入绝境。

反观清军这边,则采取了一种颇为狡猾的战术——围而不攻,围三缺一。这种策略使得穆堂主所率军队难以找到突破口,形势愈发危急。

值得一提的是,这七路军队的首领之中,竟有足足四位乃是马总门主从云省派遣而来的武艺高强的武师。之所以特意选派来自云省之人,其中缘由错综复杂。原来,云省的起义活动与这位神秘莫测的马总门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

话说回来,不仅仅是云省一地发生了起义事件,就连关中地区、西域边陲以及河舟、肃州等地的反叛行动,或多或少都能看到这位马总门主暗中操纵的影子。不过,这位马总门主真正公开举起反清大旗,还要追溯到半个月之前,当时声名赫赫的朵隆阿将军不幸在周至中弹身亡,这一消息犹如一道惊雷,彻底打破了原本微妙的局势平衡。

在此之前,那位名叫马潮轻的总门主压根儿就没胆子造反。尽管心中或许曾有过这样的念头,但始终缺乏足够的勇气付诸行动。即便是在整个天下局势已陷入混乱不堪、基本盘摇摇欲坠之际,他依然按兵不动。

要知道,在他之前担任总门主之位的前四位前辈所经历的种种事例历历在目。

其实是在同治初年的时候,当时云省起义军的杜大帅亲自邀请他一同举起反清大旗,然而面对如此诱人的机会,他却心生怯意,不敢轻易应承下来。

不过,他倒也并非完全置身事外,而是采取了一种迂回策略——仅仅通过远程指挥和操纵其他地区的起义军来对抗清朝统治,自己则稳稳地坐镇于无中府。

由于长期以来在西北地区苦心经营,马潮轻的影响力可谓与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首领洪秀全不相上下。西北地区的清军驻军营几乎全都被他收归麾下,成为其忠实部众。正因如此,当他最终公然宣布反清之时,所引发的连锁反应极为惊人。从北边的银川府一直延伸至南边的天水府,西边的肃州府再到东边的安定府,这一大片区域内的绝大部分县令以及驻军千总纷纷响应,毫不犹豫地选择反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