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组织架构(1 / 2)

加入书签

林文理的演说多少也带动了些激情,而且也确定了接下来的方针,让大家明白了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至于整体蓝图与细节,就没有必要向所有人公开陈述了。

这就好像带兵打仗一样,将军们会告诉所有士兵最终目标是什么;但却不会通知每一个士兵,究竟有哪些任务,各自的任务目标又是什么等等。

知道太多旁枝末节的事情,对一个士兵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士兵的职责是专注在手头的事,并且尽全力做到一百分。而不是去抢将军或军官们的工作来做。

要能够让将军与士兵们各司其职,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军队的组织性是相当重要的关键。要是没有组织性,这么大一群人就会像土匪、流民一样,蜂拥而上,鼠窜而逃。

对于这么一群虽然没满员,但近乎完整的军队组织退到钢铁厂来成为员工,林文理当然不可能废掉他们最有价值的部分。

和大家见过面之后,就请沐英仁将留在后备第三师的原军官们聚集起来。与苏涣这位厂长,一起在会议室里开会。

留在后备师的军官并不多。有上进心的,都四处找门路钻营,想办法继续留在军中,调到其他单位了。

而在战争时代中能当军官的人,除了一股热情外,多多少少都有些家私底蕴,才有足够的知识基础进入速成班。所以当战争结束后,这些人都勉为其难地复员,回家去继承大片土地的家业了。

留下来的人,大多都是像沐英仁一样,舍不得那么多一同出生入死的弟兄。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家中兄弟众多,回去之后也是赋闲在家,不如留在外头闯一闯。而钢铁厂就是一个机会。

把这些原本就负责带兵的原军官们聚集起来后,林文理也没多费唇舌再给大家打鸡血。而是直奔主题,发下一份较之昨天简报更为简短的计划书,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