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材料实验室(1 / 2)

加入书签

或许西方科学还没有完全进入大金这块土地,但是有识之士都会有取经于异国的想法,了解一下外国与大金的差异之处。而这种位于科学界殿堂级的机构,当然也进入了众人视野。

深入了解后,大家得到了一个共同的想法。一言以蔽之,很花钱。说得通透一点,那就像个无底洞,花起来没边,还不见得会有收获的那种地儿。

大金虽说有不少留洋回来的人士,但这些人光是在基础建设上追赶外国最先进的水平,就已经穷究毕生之力而不可得了,哪还有时间精力搞实验室。

也不是没有那种学了西学,希望在学校中传道授业的人,物理、化学等实验科学领域的也有。但他们的实验条件放到国外,连条狗都招不来,更不用说招国外的研究生、教授了。

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固有观念影响下,今日大金的学术主流还是四书五经等可考科举,入朝廷为官的学问。

科学,在老一辈人的眼中,与工匠、杂耍无异。哪怕经历了一场几乎要亡国的战争,吃够了科技落后的苦头也一样。

大金的科学,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艰难前行。纵使经过一场大战,有不少留洋子弟被迫归国,却也没有几个人重拾那些最前端的知识。实在是没有那个环境呀。

所以在最初林文理向苏涣等人报告的计划中,材料实验室只有提过一嘴。也曾说过这是相当重要的机构,就是没有在计划中安排某个具体的时间点启动。

倒不是说担心苏涣这位大儒不够开明。以他的所作所为,要是搁一百年前,那可不是一句离经叛道能了事的。别说尊他为大儒了,就是跟儒字沾上边,都有一堆名宿耆老羞与为伍。

而是在这个资源紧张的战后,且是钢铁厂重建的重要时刻,是否有必要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到实验室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