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难以替代的材料(1 / 2)

加入书签

虽然这个时代的电器用品种类,还没像林文理这个穿越众曾经历过的那个时代一样繁多。但光是’电灯’这一项,靠着驱逐黑暗这唯一的功能,就让人类有了发展电网的理由。

就说把县城的主要街道点亮路灯吧。不光出入的安全性提升了,还有助于夜间经济活动的复苏。

而且比起蜡烛、油灯、煤气灯,电灯的明亮度、稳定性与费用可是相对低廉许多。只要不去讨论发电厂的建造成本。

所以蔡镛才有这么一问。打得恐怕是搭顺风车,捡便宜的心理。

林文理老实说道:”想要兴建发电厂,不论是用什么发电方式,都需要大量的铜来制造发电机设备,光有钢铁还不行。

”而铜必然要用买的,这对苏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所以在钢铁厂能够产生足够的利润之前,我不会考虑启动这个项目。”

以苏家的体量,凭借其一己之力,负担后备师近五千号弟兄的吃食,可说是豁尽全力了。像煤炭虽然是向平乡的煤矿联合体购买,但帐期是压在一年后,所以还不是问题。

但作为一个历史上大多数时候,以铜为货币载体的区域,这块土地上早就没有了具开采价值的铜矿。要不就是藏着某个深山老林的旮旯脚,现在仍不为人知。

要是需要的铜量少还好说,想办法凑一凑总是有的,顶多价格贵些。但是量大的话,势必得要向国外进口。那就得掏现钱,而且还是黄金。大金朝的银元,人家还不见得收。

就算不提前付款,也得把钱押在银行里;靠银行做担保,证明自己有付款能力。否则隔着大海,几千公里远,谁敢卖东西给一个不认识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