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钢铁厂的难处(1 / 2)
儒略历一九三一年的大金,两万银元对一个普通人来说是笔天文数字。当初林文理做主,要投资在李二苟身上的大钱,也不过三千银元而已。
但这点钱要用来搞一座钢铁厂,要用在四五千号人身上,说是杯水车薪也不为过。
钱刚没看过汉津钢铁厂原本的模样,但蔡镛可是陪同苏涣来看过的。要把除了一堆水泥,就是土块的老旧建筑,搞成今天的模样,只花了两万银元!
蔡镛可以保证,要是他手下有能人可以做到这样的事情,那必然重用啊!甚至保荐对方,让他爬得比自己更高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
不过苏涣可还没炫耀完,他又说道:”而且你们还记不记得,我被批评三四个月才做出这样的成绩时,那些洋人他们私底下又怎么说的。”
钱刚没话讲,人都留学联邦国好几年了,当然听得懂那些洋人的对话。就是蔡镛,他或许说联邦语会有些词不达意,但听绝对没问题。
想起了他们’偷听’到的内容,大伙儿略显得意,笑着聊道:”他们除了这个不可能,那个不可能外,就是在说我们骗人。我还真想不通,在这件事情上骗他们有什么好处。”
两人虽是如此开玩笑,但老实说,要不是亲眼看到钢铁厂的重建过程,光是听人转述,大概也不会相信建立起今天看到的一切,只花了三四个月的时间。
钱刚因为靠得近,那群工程师在讨论的时候也没刻意避过他,所以他比苏蔡两人听得更多。想起那些洋人的讨论内容,他笑道:
”那些工程师可还很友善地帮忙设想各种可能性。怎样的安排,钢铁厂的重建就需要花多少时间。反正只要跟国外打交道的,就没可能在一年内完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