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再提亮剑(2 / 2)

加入书签

在赶去炮兵阵地的路上,滕毓藻笑着问骑在马上的苏锡麟,“苏帮办,你为什么要加入前锋军的骑军啊?”

苏锡麟一脸严肃地在马上对滕毓藻一拱手,“回大人,属下就是想要跟随骑兵作战,别无他想。”

苏锡麟的话让滕毓藻心中不由一动,若有所思地问道,“既然你想参加骑战,武卫前军也有骑兵,你为什么不在前军时就留在那里的骑兵中,而是跑去随营学堂做教习?”

提到武卫前军的骑兵,苏锡麟不由叹口气说道,“不瞒大人,自咸丰十年僧王爷八里桥一战后,大清骑兵在面对洋人时,就再不敢冲锋作战了,武卫前军的骑兵也同样如此,所以我才让叔父托人把我调入随营学堂做教习。”

滕毓藻知道,苏锡麟所说的僧王爷,就是僧格林沁,咸丰十年也就是1860年二次鸦片战争中,僧格林沁指挥一万蒙古马队在通州八里桥猛攻英法联军,在对方火炮和排枪阻击下,几乎全军覆没,而英法联军的伤亡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惨烈悲壮的八里桥一战,从此让清军骑兵部队在对阵洋枪时,就会感到胆寒。

这事情看起来是真的,因为滕毓藻前世看到过一份资料,是此次侵华八国联军中的一名法**官,写给他们国内的报告,其中就提到,他们所遇到的清军骑兵缺乏战斗**,每遇到联军都主动退走,从不进攻作战,倒是骑着矮马的日军骑兵战斗**十分强盛。

虽然滕毓藻并不认为大清此时的骑兵就没有敢和洋人对阵的部队,可骑兵作战就同步兵白刃战一样,都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这是需要极大勇气和高昂战意,以及强烈血性的,一个有心理阴影的骑兵部队,即便同联军交锋,又能有几分胜算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