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瀚水关降(1 / 2)

加入书签

大骊制度,裂土分茅者,虽立国,但称“国公”,而非“国王”,王爵仅有天子子嗣里,非太子的嫡子方可得封,且不能世袭。

燕国处于整个大骊王朝版图的最北端,燕国公也是大骊八位国公里军力稳坐前三甲的存在。

而燕国公的封臣共有三位诸侯,从西到东,分别是龙城侯、武安侯、镇北侯。

所以如果仅仅是镇北侯的爵位继承之争,那么对于整个燕国来讲,虽然是件让权贵们关注的大事,但绝不是什么举国百姓跟着震动的事情。

可如果是大荒王朝南方诸部入侵,那就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

大荒王朝无论是综合国力还是整体军力,确实都比不上大骊王朝,但仅仅从两国边境上的力量对比来看,却是反过来的......南方诸部在大荒王朝中的实力算得上仅次于长生汗的汗廷,拥有上百万从征的修炼者,至于能够拉弓射箭的普通游牧民更是以数百万计。

一旦南方诸部决定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那么光是随行的牛羊,就足以形成一片牲畜的海洋......这种压迫感,是相当庞大的。

最起码从历史经验上来看,此前几次交锋,都是以漠南一方的战败而告终。

之所以说漠南一方,是因为大荒王朝的统治模式虽然松散,但却异常稳定,已经存在了上千年,而在大骊王朝之前,大漠以南的土地上还有好几个王朝的接续存在。

当然,大荒王朝的南方诸部也没有长期停留的意愿,以及占据这些土地的能力,因为虽然漠南这边的邻居在混乱时期各自为政打不过他们,但一旦完成统一,那必然会收复整个大漠以南的领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